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天发神谶碑(天發神讖碑)

拼音 tiān fā shén chèn bēi

注音 ㄊㄧㄢ ㄈㄚ ㄕㄣˊ ㄔㄣˋ ㄅㄟ

天发神谶碑 词语解释

解释
一名《天玺纪功碑》。三国吴碑刻。公元276年镌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因断为三截,俗称“三段碑”。相传为皇象所书。笔意在篆、隶之间,锋棱劲健有威。
-----------------
国语辞典
天发神谶碑tiān fā shén chèn bēiㄊㄧㄢ ㄈㄚ ㄕㄣˊ ㄔㄣˋ ㄅㄟ
  1. 三国吴末帝天玺元年(西元276)​刻立。此碑结构是以隶书笔法作方整的篆体,笔力峻厚,造形奇特。原石于清嘉庆年间在南京孔庙毁于火,现存拓本。也称为「三段碑」、「吴天玺纪功碑」。

© 汉典

天发神谶碑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天发神谶碑

  • 《天发神谶碑》又称《吴天玺记功颂》,三国吴天玺元年(267)刻。吴的最后一位君主孙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记功。石旧在江苏省南京市天禧寺,后移筹思亭,又移尊经阁、县学。石呈圆幢形.环而刻之。世传为皇象书,但无依据。宋时原石断为三段。上段21行,中段17行,下段10行,共存213字,故又称《三段碑》、《三击碑》。后有宋胡宗师、石豫亨、明耿定向题跋三则。清嘉庆十八年(1813)八月毁于火。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添案小吃
      2. 黇鹿
      3. 添设
      4. 添展
      5. 添筹
      6. 添枝接叶
      7. 悼悲
      8. 停杯
      9. 陵陂
      10. 奖杯
      11. 叔度陂
      12. 登高自卑
    相关词语
      1. 天极
      2. 天壤之隔
      3. 天番地覆
      4. 天野
      5. 天眼
      6. 天造草昧
      7. 伏天
      8. 食天
      9. 穷天
      10. 怨气冲天
      11. 秋景天
      12. 轉日回天
      13. 碑颂
      14. 碑面
      15. 碑亭
      16. 碑池
      17. 碑铭
      18. 碑学
      19. 四绝碑
      20. 多宝塔碑
      21. 魏碑
      22. 史晨碑
      23. 立碑
      24. 四面碑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