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大辩若讷(大辯若訥)

拼音 dà biàn ruò nè

注音 ㄉㄚˋ ㄅㄧㄢˋ ㄖㄨㄛˋ ㄣㄜˋ

大辩若讷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大辩若讷dà biàn ruò nèㄉㄚˋ ㄅㄧㄢˋ ㄖㄨㄛˋ ㄋㄜˋ
  1. 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表面看来好像不善言辞的样子。《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烱〈梓州官僚赞.司令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

© 汉典

大辩若讷 成语解释

大辩若讷

【解释】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汉典

大辩若讷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辩若讷

  • 大辩若讷是研究、谈论大事件、大问题要出言谨慎。老子首先提出“大辩”的概念,大辩是指探究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论辩;讷,是指出言迟缓,需要深思熟虑后再说。大辩的目的在于说明事物的真相,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必须出言审慎,状如呐呐之言。老子说:“智之极者,知智果不足周物,故愚。辩之极者,知辩果不足以喻物,故呐。”(《慎子》逸文)老子的观点对后人表达思想,从事辩论活动有很大的教益。宣传中的辩论应当审视对方的观点,做到详尽考察,多闻多思,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论点,力争后发制人。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挹抐
      2. 朴訥
      3. 疏内
    相关词语
      1. 大徐
      2. 大出意料之外
      3. 大酋
      4. 大雅之堂
      5. 大城
      6. 大挑
      7. 脸大
      8. 壮大
      9. 脾大
      10. 犹大
      11. 眼孔大
      12. 惹子大
      13. 讷言
      14. 讷朴
      15. 讷直
      16. 讷騃
      17. 讷口少言
      18. 讷涩
      19. 鄙讷
      20. 羸讷
      21. 蹇讷
      22. 谨讷
      23. 椎讷
      24. 凡讷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