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大足石窟

拼音 dà zú shí kū

注音 ㄉㄚˋ ㄗㄨˊ ㄕˊ ㄎㄨ

大足石窟 词语解释

解释
在四川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十九处。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
国语辞典
大足石窟dà zú shí kūㄉㄚˋ ㄗㄨˊ ㄕˊ ㄎㄨ
  1. 位于四川省大足县境的石窟。为唐、五代、宋所凿造。窟内石刻包括了道、佛、儒之造像,而以佛教造像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汉典

大足石窟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足石窟

  • 大足石刻摩岩造像达五万多尊。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著称。大足石刻在重大足县,距重庆市中心130公里。全县有石刻40余处。以宝顶山、北山的规模最大、刻像最集中、造型最精美,是唐宋时期石刻艺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作品。建于公元1179—1249年间。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焦枯
      2. 秦庭之哭
      3. 长歌当哭
      4. 石烂江枯
      5. 牛衣夜哭
      6. 悬枯
    相关词语
      1. 大仆
      2. 大枷
      3. 大男小女
      4. 大人不見小人怪
      5. 大姑子
      6. 大同书
      7. 贪小失大
      8. 搗大
      9. 厖大
      10. 艺高人胆大
      11. 深大
      12. 迂大
      13. 窟竇
      14. 窟巖
      15. 窟窿眼儿
      16. 窟裏拔蛇
      17. 窟儡子
      18. 窟藪
      19. 饮马窟
      20. 兔三窟
      21. 禅师窟
      22. 酒窟
      23. 炳靈寺石窟
      24. 天龍山石窟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