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大誥(大诰)

拼音 dà gào

注音 ㄉㄚˋ ㄍㄠˋ

大誥 词语解释

解释
1.《尚书》篇名。《书.大诰序》:"武王崩﹐三监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将黜殷﹐作《大诰》。"孔传:"陈大道以诰天下﹐遂以名篇。"后用以泛称典诰之文。 2.明洪武十八年颁布的法律文件。内分十种项目﹐颁之学宫以课士﹐令人人习之。不久又颁布续编﹑三编。参阅《明史.太祖纪三》﹑《明通鉴.太祖洪武十八年》。
© 汉典

大誥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诰 (明朝法令)

  • 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写定的刑典,明初洪武十八年(公元一三八五年)十一月,发布《大诰》,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封建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反映了明太祖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因为过于严酷和过多体现明太祖个人特征,故《大诰》在洪武之后基本不再行用。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大高
      2. 打稿
      3. 傳告
      4. 求告
      5. 勸告
      6. 空名告
      7. 醮告
      8. 論告
    相关词语
      1. 大舜
      2. 大小子
      3. 大饑
      4. 大海裡撈針
      5. 大力成全
      6. 大鏟鞋
      7. 天大地大
      8. 一個大
      9. 猥大
      10. 泥多佛大
      11. 城大
      12. 宅中圖大
      13. 誥軸
      14. 誥勑
      15. 誥籍
      16. 誥命夫人
      17. 誥令
      18. 誥毖
      19. 典誥
      20. 命誥
      21. 花誥
      22. 知制誥
      23. 賜誥
      24. 詔誥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