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大仁

拼音 dà rén

注音 ㄉㄚˋ ㄖㄣˊ

大仁 词语解释

解释

◎ 大仁 dàrén

[great mercy] 非常仁慈

大仁大义

-----------------
国语辞典
大仁dà rénㄉㄚˋ ㄖㄣˊ
  1. 仁的最高表现。如:「大仁大义」、「大仁大勇」。

© 汉典

大仁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仁

  • 真正的大仁是不怒,有容人之度。
  • 大仁就是不怒,眼神充满善意,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大度之道,这大仁之人是天下真正勇敢而且能够忍辱负重的人。也就是说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
  • [pre]大仁的故事1:《留侯论》的大仁之士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人的节操。按一般人在生活中,有时会碰上无法忍受的事情。一个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并不算是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侵犯他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啊。
      
      张良从桥上老人手里得到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谁知那不是秦朝时的一位隐士出来试探他?看那老人用来暗示的意思,都是圣贤用来劝勉与警戒别人的道理。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真是把事情看偏了。
      再说,那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送兵书。当时韩国已被灭亡,秦朝势力极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对于这种滥施淫威,也毫无办法。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他的威势是不可随便凭借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的气愤,以他个人的力量,用一次猛砸来发泄怨恨,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真是间不容发,危险极了!大富大贵的人,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的深谋远虑,反去学习用荆轲、聂政的手段,仅仅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痛惜的。所以那老人故意粗暴傲慢地侮辱他,如果他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了。”
      大仁的故事2:吴三桂一怒为红颜的故事
      当吴三桂领兵赴京朝见新主(李自成),走至永平沙河驿时,遇到从京城逃出的家人,吴三桂问:“我家里人好吗?”家人说:“被闯王抄了。”吴三桂说:“没关系,我到后就会归还。”又问:“我父亲好吗?”答:“被拘捕了。”吴三桂说:“我到后就会释放。”又问“陈夫人(指陈圆圆)还好吗?”答:“被闯王(一说为刘宗敏)带走了。”此时,血气方刚的吴三桂勃然大怒,厉声叫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随后,掉头打回山海关,以明朝大臣的身份,向昔日的宿敌清军递去了请兵书,希望多尔衮“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这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也就是说吴三桂为了一个苏州名妓陈圆圆,将大汉江山出卖给了满清。
      这吴三桂一怒之下丢失了大仁大义,留下了千古笑谈。世上有多少英雄好汉都因为一怒之下打斗争强,甚至酿成苦果、或者身败名裂、或者浪荡入狱,这都是他们不知道不怒就是真正的大仁啊。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大人
      2. 大任
      3. 大人
      4. 达人
      5. 大稔
      6. 達人
      7. 打人
      8. 寓人
      9. 节目主持人
      10. 園人
      11. 松人
      12. 梓人
      13. 赣巨人
    相关词语
      1. 大宝龟
      2. 大忽雷
      3. 大勋
      4. 大事業
      5. 大脚色
      6. 大大方方
      7. 膨大
      8. 莫大
      9. 无后为大
      10. 骄大
      11. 養不大
      12. 博大
      13. 仁人志士
      14. 仁士
      15. 仁體
      16. 仁矜
      17. 仁寿
      18. 仁惻
      19. 兒女仁
      20. 梅仁
      21. 贤仁
      22. 上仁
      23. 桃仁
      24. 冠道履仁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