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的两个主要传统之一。约西元一世纪,从古代部派中产生。根据汉译佛经的资料显示,最初可能流传于中亚细亚,东汉末年传入中国。主要流行于中国内地、西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对于传统佛教而言,表示它能渡化更多的众生。对佛陀及其教义采比较开明和创新的解释,要求佛教徒勿汲汲寻求个人的解脱,应致力菩萨的实践。现存的大乘宗派,主要有净土宗、禅宗和天台宗。
英语 Mahayana, the Great Vehicle, Buddhism based on the Mayahana sutras, as spread to Central Asia, China and beyond, also pr. [Da4 cheng2]
德语 Mahayana, großes Fahrzeug, großer Weg (Eig, Buddh)
法语 Bouddhisme Mahayana
大乘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乘
- 大乘(dà chéng 旧读dà shèng)是一种佛教派别。它包括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强调“自利、利他,利益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修行“菩萨道”。
- 大:含有广大、崇高、无量之含义;乘:四马之车为乘,如千乘之国。大乘,则是能够装载、度脱一切众生的、无限大的运载工具车。不能读作da cheng)。
- 大乘佛教谓人人可以成就佛陀一样的智慧,故名“大乘”。
wikipedia
大乘佛教(“乘”的汉语拼音:chéng / shèng )的“大乘”(梵语:महायान,罗马化:mahāyāna,,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是指以成佛为目标而修行的菩萨乘,由于菩萨成佛救度无量众生,因此名为大乘。
虽然菩萨修行方式出现在各个部派佛教的派别之中,但是大乘佛教特别专注和尊崇菩萨修行方式,从而发展出其教理体系和对空性的特有观点,并将非以成佛为修行方向的声闻乘和缘觉乘称为“小乘”。在大乘佛教当中,接受密续作为主要修行内容的佛教派别,称为金刚乘,可视为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因为金刚乘亦是以成佛为目标,但金刚乘的教义中另有与菩萨乘的通说内容、立场不尽相同的秘密修行方法。
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若依照佛教史上的佛法不同的传播路线来命名,是属于北传佛教这一支路线为主,而北传这条传播路线若再细分,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日本、朝鲜半岛、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至于在印度佛教思想史晚期形成的秘密大乘佛教教义,则传入西藏、蒙古和俄罗斯部分地区,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大乘佛法依其原本字义内涵,是指关于菩萨乘的佛法。然而通常而言,因为北传佛法体系极为着重大乘(菩萨乘)教法,北传佛法体系内相关的经论内容远多于声闻乘教法的部分,因此一般所称大乘佛教,跟北传佛教在概念上几乎重叠(虽然北传佛法内容中当然也有少部分解脱道教法),但如果严格界定概念,则称“北传大乘佛教”更精确,因为南传佛法体系之中亦有菩萨道教法的部分,菩萨乘并非全然仅在北传佛教内的各宗派修持。然而通常而言,南传佛法体系颇为着重声闻乘的解脱道教法,主要以成阿罗汉为修行目标,南传佛法体系内的菩萨乘教法的内容(巴利三藏所收录的涉及菩萨乘的经藏、论藏内容)远较北传佛法体系为少。此外,北传佛法中的菩萨乘与南传佛法中的菩萨乘,在某些观点方面彼此有不同见解,参见南传佛教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