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夔門(夔门)

拼音 kuí mén

注音 ㄎㄨㄟˊ ㄇㄣˊ

夔門 词语解释

解释
指瞿塘峡。因地当川东门户,故称。为长江三峡之一。
© 汉典

夔門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夔门

  • 夔门(kuí mén),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形同门户,故名。长江上游之水纳于此门而入峡;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 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素有“夔门天下雄”之称。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
  • 夔门雄踞瞿塘峡之首,亦是长江三峡之首,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中,它是最窄、距离最短的一个峡,瞿塘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过此发出“若言风景异,三峡此为魁”的赞叹。
  • 夔门由两岸高山凌江夹峙,在巍峨壮丽的白帝城下,是长江从四川盆地进入三峡的大门。夔门两侧的高山,南名“白盐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耸入云。近江两岸则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设的大门。白盐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钙质,色似白盐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铁的水溶液粘附在风化的岩层表面,此山土石呈红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个红装,一个素裹,可谓奇景。两座山都是石灰岩,长期的风剥雨蚀,使两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丽的片段景观。面江迎风之绝壁陡岩,虽然寸草难生,而各现异彩,这些色调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辉映,形成了“赤甲晴晖”、“白盐曙色”和“夔门秋月”等胜景。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逵門
      2. 潰門
      3. 憒悶
      4. 逵門
      5. 魁雄
      6. 魁詭
      7. 暌阻
      8. 睽闊
      9. 揆違
      10. 暌乖
      11. 闇门
      12. 搔捫
      13. 蝨空捫
      14. 汶汶
      15. 拊捫
      16. 脩门
    相关词语
      1. 夔鼓
      2. 夔曠
      3. 夔牛
      4. 夔牙
      5. 夔一足
      6. 夔鳳紋
      7. 龍夔
      8. 蟠夔
      9. 一夔
      10. 四夔
      11. 皋夔
      12. 鍾夔
      13. 門祚
      14. 門單
      15. 門爵
      16. 門地
      17. 門檐
      18. 門隟
      19. 賄門
      20. 南門
      21. 胥門
      22. 市門
      23. 清門
      24. 午門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