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圍棊(围棋)

拼音 wéi qí

注音 ㄨㄟˊ ㄑㄧˊ

圍棊 词语解释

解释

◎ 围棋 wéiqí

[go;Chinese draught] 棋类游艺的一种。古代叫“弈”。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用黑白棋子,棋盘上有19条交叉线将棋盘分成361个方格,目的是占领较大的地区,并吃掉对方的棋子

-----------------
国语辞典
围棋wéi qí ㄨㄟˊ ㄑㄧˊ
  1. 一种棋艺。相传为尧所发明。棋盘上纵横各有十九道线,相互交错成三百六十一个点,双方分持黑白棋子著于点上,用以围攻对方。凡被包围,而无活路者,则为对方所吃。最后再视所占之点的多寡来决定胜负。也称为「大棋」。

  2. 下围棋。《三国演义.第一二○回》:「退入后宫,与秘书丞张华围棋消遣。」

© 汉典

圍棊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围棋 (国际通行棋种)

  •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圍碁
      2. 惟其
      3. 為期
      4. 圍棋
      5. 围棊
      6. 唯其
      7. 未期
      8. 偉奇
      9. 瑋器
      10. 危砌
      11. 畏棄
      12. 唯其
      13. 違警罰法
      14. 韋褐
      15. 為頭把腦
      16. 爲數
      17. 溈汭
      18. 違殆
      19. 鬪碁
      20. 女歧
      21. 郊歧
      22. 蚩旗
      23. 土耳其
      24. 朱旗
    相关词语
      1. 圍木
      2. 圍魏救趙
      3. 圍剿
      4. 圍塹
      5. 圍透
      6. 圍宿軍
      7. 十圍
      8. 團圍
      9. 妓圍
      10. 空圍
      11. 帶減腰圍
      12. 匡圍
      13. 枰棊
      14. 围棊
      15. 弈棊
      16. 平棊
      17. 疊棊
      18. 奕棊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