圄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囗( wéi),吾声。“囗”,“围”的本字,表示限制在某个范围。本义:囚禁)
(2) 同本义 [put in jail]
圄,守之也。——《说文》
子越又恶之,乃以 若敖氏之族,圄 伯嬴于 轑阳而杀之。——《左传·僖公四年》
(3) 守御 [defend]
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圄之具,其何以当之?——《战国策》。高诱注:“圄亦守。”
词性变化
名
(1) 监狱 [jail]
省囹圄。——《礼记·月令》。注:“所以禁守系者,若今之别狱矣。”
拘者满圄,怨者满朝。——《晏子春秋》
(2) 又如:圄犴(牢狱);圄空(牢空着);圄囹(同“囹圄”。监狱)
【漢典】
圄 國語辭典
動
守禦。《說文解字·囗部》:「圄,守之也。」《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輔翼之臣誠死君上,守圄扞敵之臣誠死城郭封疆。」
囚禁。《左傳·宣公四年》:「子越又惡之,乃以若敖氏之族,圄伯嬴於轑陽而殺之。」
名
監獄。如:「囹圄」。《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景公藉重而獄多,拘者滿圄,怨者滿朝。」《南史·卷五九·江淹傳》:「身陷幽圄,履影弔心。」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