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zǎn

ㄗㄢˇ

部首 口

部外 12

总笔画 15

𠾱 𡄋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646

左右结构

2511535153525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aqj

rmua

jhrk

61061

拼音 zǎn

注音 ㄗㄢˇ

部首 口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5646笔顺 251153515352511

噆 基本解释

● 噆

zǎn ㄗㄢˇ


  1. 叮咬:“蚊虻~肤,则通昔不寐矣。”
  2. 口衔:“食荐梅,~味含甘。”
【漢典】

噆 國語辭典

噆ㄗㄢˇzǎn
動
  1. 銜、含。《淮南子·覽冥》:「榛薄,食薦梅,噆味含甘。」

  2. 叮、咬。《莊子·天運》:「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唐·元稹〈蟻子〉詩三首之二:「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鯨。」

【漢典】
【丑集上】【口】 噆·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噆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噆·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𠀤七感切,音慘。【說文】嗛也。【玉篇】銜也。【莊子·天運篇】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淮南子·覽冥訓】噆味含甘。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

又【唐韻】子荅切【集韻】作荅切,𠀤音帀。義𠀤同。

又【集韻】一曰齧唇。

【漢典】
【卷二】【口】

噆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嗛也。从口朁聲。子荅切

《說文解字注》

(噆)嗛也。玄應引作銜也。嗛銜音義同。从口。朁聲。子荅切。七部。

【漢典】

噆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Ąn˨˩˦ 日语读音 HUKUMU KAMU韩语罗马 CHA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am3 zap7 [梅县腔] cam3 [海陆腔] cam3 zap7 [客英字典] cam3 zap7粤语 caam2 cam2 zam2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合韻 入聲 帀小韻 子荅切 一等 開口;清母 感韻 上聲 慘小韻 七感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合部 ;清母 覃部 ;王力系统:精母 緝部 ;清母 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噆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噆」 說文‧口部「噆」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𠾱
𡄋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㳨(zan3)
    2. 桚(zan3)
    3. 昝(zan3)
    4. 䭕(zan3)
    5. 揝(zan3)
    6. 䍝(zan3)
    7. 寁(zan3)
    8. 㳫(zan3)
    9. 儹(zan3)
    10. 趲(zan3)
    11. 攢(zan3)
    12. 䙉(zan3)
同部首
    1. 呇
    2. 吖
    3. 唦
    4. 咉
    5. 喝
    6. 㖀
    7. 咀
    8. 㘕
    9. 口
    10. 命
    11. 啺
    12. 㖙
同笔画
    1. 䚅
    2. 噈
    3. 鞊
    4. 蕡
    5. 璊
    6. 嶗
    7. 鋘
    8. 𠆄
    9. 鳹
    10. 窮
    11. 㢢
    12. 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