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 基本解释
● 嘗
- 辨別滋味。《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
- 吃,食。《詩•唐風•鴇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
- 滋味。宋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三首》之二:“結子非貪鼎鼐嘗,偶先紅杏占年芳。”
- 試探;試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晋,臣請嘗之,若何?”
- 經歷;經受。《左傳•僖公二十八年》:"險阻艱難,備嘗之矣。”
- 秋祭名。《詩•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
- 副詞。表示動作行為已經發生,相當於“曾”、“曾經”。《史記•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 副詞。表示頻度,相當於“常”、“經常”。《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八回:“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恐懼。”
- 姓。《廣韻•陽韻》:“嘗,姓。《風俗通》云:‘齊孟嘗君之後’。”
英语 taste; experience, experiment
德语 probieren, kosten (V, Ess)
嘗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嘗
動
(1) (形聲。從旨,尚聲。「旨」,滋味美。本義:辨別滋味,品嚐)
(2) 同本義 [taste;try the flavour of]
天子乃以雛嘗黍。——《禮記·月令》
臣先嚐之。——《禮記·曲禮》
不敢嘗。——《論語》
百鬼迪嘗。——《漢書·禮樂志》
嘗其旨否。——《詩·小雅·甫田》
又如:嘗酒;嘗食(試辨食物的味道);嘗酎(祭祀的時候,嘗一嘗新酒的滋味)
(3) 嘗試 [try]
嘗,試也。——《小爾雅》
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人,若何?——《左傳·襄公十八年》
又如:嘗巧(試驗其技巧);嘗湯戲(正戲前加演的短戲)
(4) 經歷 [experience]
險阻艱難,備嘗之矣。——《左傳·僖公十八年》
又如:備嘗艱苦;嚐到了公職的甜頭
詞性變化
◎ 嘗
副
曾經 [have already]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傷仲永》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爲,何哉?——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常用詞組
嘗 國語辭典
-
辨別滋味。《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通「嚐」。
-
試探、試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晉·杜預·注:「嘗,試其難易也。」
-
經歷。如:「艱苦備嘗」、「飽嘗戰禍」。
-
曾經。《論語·述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
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漢·毛亨·傳:「秋曰嘗。」
-
姓。如秦代有嘗頞。
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ɑŋ˧˥ 唐代读音 *zhiɑng日语读音 NAMERU KOKOROMIRU KATTE韩语罗马 SANG现代韩语 상
客家话 [梅县腔] shong2 [宝安腔] song2 [客英字典] shong2 [东莞腔] song2 [客语拼音字汇] song2 [台湾四县腔] song2 [沙头角腔] song2 [海陆腔] shong2粤语 soeng4潮州话 siên5(siêⁿ) [饶平、潮阳]sion5(siôⁿ) [揭阳]siang5(siâng),zêng5(chêng)
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陽韻 平聲 常小韻 市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禪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