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dàn

ㄉㄢˋ

部首 口

部外 8

总笔画 11

啖 㗖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557

左右结构

2513532151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qvg|kqeg

rnhx

jrnb

67077

拼音 dàn

注音 ㄉㄢˋ

部首 口 部外 8总笔画 11

基本区 5557笔顺 25135321511

啗 基本解释

● 啗

dàn ㄉㄢˋ


  1. 同“啖”。

英语 eat, chew, bite; entice, lure

德语 essen, fressen

法语 manger,mâcher,mordre,appâter,attirer

【漢典】

啗 國語辭典

啗ㄉㄢˋdàn
動
  1. 吃。《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啗之。」宋·岳飛〈良馬對〉:「臣有二馬,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不受。」同「啖 」。

  2. 以利誘惑他人。《聊齋志異·卷二·紅玉》:「君重啗之,必合諧允。」

【漢典】
【丑集上】【口】 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啗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啗·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憺。【說文】食也。【廣韻】噉也。【晉語】主孟啗我。【戰國策】膳啗之嗛于口。【韓非子·外儲說】孔子先飯黍,而後啗桃。【宋玉·風賦】啗齰嗽獲。

又以利餌人亦曰啗。【史記·高帝紀】使酈生陸賈徃說秦將,啗以利。

又【廣韻】徒敢切【集韻】杜覽切【正韻】徒覽切,𠀤音淡。與啖同。

【漢典】
【卷二】【口】

啗 《说文解字》

【卷二】【口】
《說文解字》

食也。从口臽聲。讀與含同。徒濫切

《說文解字注》

(啗)食也。从口。臽聲。徒濫切。八部。讀與含同。與今音異。

【漢典】

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Ąn˥˧ 日语读音 KUU KURAWASU韩语罗马 TAM现代韩语 담

客家话 [梅县腔] tam3 [台湾四县腔] ham3 tam5 [客英字典] tam3 [海陆腔] ham3 tam6粤语 daam6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闞韻 去聲 憺小韻 徒濫切 一等 開口;定母 敢韻 上聲 噉小韻 徒敢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添部 ;王力系统:定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啗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啗」 說文‧口部「啗」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啖
㗖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禫(dan4)
    2. 䳉(dan4)
    3. 呾(dan4)
    4. 惔(dan4)
    5. 憺(dan4)
    6. 㵅(dan4)
    7. 弾(dan4)
    8. 鴠(dan4)
    9. 㫜(dan4)
    10. 訑(dan4)
    11. 噉(dan4)
    12. 觛(dan4)
同部首
    1. 嚓
    2. 哨
    3. 喔
    4. 呟
    5. 啊
    6. 噕
    7. 嘑
    8. 嗐
    9. 嗈
    10. 嗹
    11. 唌
    12. 㘇
同笔画
    1. 捻
    2. 聈
    3. 蛁
    4. 眯
    5. 䟘
    6. 啕
    7. 敒
    8. 袿
    9. 捾
    10. 殌
    11. 㴀
    12. 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