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口,亨声。本义:痛苦作声)
(2) 同本义。訇的俗字 [groan;snort]
且睡在床上推病,口里哼哼囋囋的不绝。——《西游记》
(3) 又如:哼贲(呻吟。通“唧”);哼儿哈儿(呵斥的声音);哼哼囋囋(痛苦时的呻吟声);哼哼唧唧(象声词。形容病痛的呻吟声);痛得直哼
(4) 低声咏唱或吟哦 [hum;croon;chant in a low voice]。如:哼着歌子哄孩子睡觉;他一边走,一边哼曲子
(5) 发喷鼻息声以表示轻蔑、愤怒或惊讶 [snort]。如:哼喝(呵斥);轻蔑地哼了一声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叹〉
(1) 发出表示怀疑、轻蔑的喷鼻息声 [humph]。如:哼,谁信你的!
(2) 用以表示不赞成或不相信 [tut]。如:哼!你也配吗?
(3) 表示怀疑或不满 [umph]。如:哼!这个坏家伙!
(4) 另见 hēng 注意:hng为h跟单纯的舌根鼻音拼合的音
© 汉典
哼 國語辭典
动
低声吟咏、歌唱。如:「哼哼唱唱」、「她哼著一首催眠曲」。
状
痛苦呻吟所发出的声音。《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公子又问:『你怎么了?』华忠说:『不怎么著,想是喝多了有些水泻。』……哼啊哼的,哼成一处。」
叹
表示不满、轻视或愤怒的语气。如:「哼!有什么稀罕?」
© 汉典
哼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訇」。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 後2.12.2合20064 | 「訇」 女球帚文簋西周早期集成3746 | 「訇」 郭.唐.27 | 「訇」 說文籀文 | 「哼」 |
「訇」 說文‧言部 |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