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吏部

拼音 lì bù

注音 ㄌㄧˋ ㄅㄨˋ

吏部 词语解释

解释

◎ 吏部 lìbù

(1) [Ministry of Official Personal Affairs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吏部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
国语辞典
吏部lì bùㄌㄧˋ ㄅㄨˋ
  1. 职官名。旧时官制的六部之一。掌管官吏的铨叙、勋阶、黜陟等事。汉时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为吏部曹;魏晋以后皆称为「吏部」。因专司铨选,故也称为「铨部」。

英语 Ministry of Appointments (in imperial China)​

德语 Ministerium für Ernennungen (Geo)​

法语 Ministère des nominations dans la Chine impériale

© 汉典

吏部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吏部

  • 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东汉始置吏曹,改自尚书常侍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尚书。“吏”指文职官员,多是“官吏”齐称,相等于现代的文职公务员。
  • 吏部下设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组部。唐朝前期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将主试权转礼部管辖。唐朝中期,尚书省职权为诸使职侵夺,本部对于官员的任免权力也日渐削弱。长官称吏部尚书,置吏部侍郎二人。一度曾改称司列、天官、文部,旋复旧。后代相沿不改。唯宋代使职盛行,吏部职务为审官院、东西铨所掌,吏部尚书亦不治本部事。
  • 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半岛的高丽王朝也设有吏部,其首长为吏部尚书。至朝鲜王朝时期,改称吏曹,首长改称吏曹判书。越南古代亦设有吏部的机构。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立部
      2. 礼部
      3. 貍步
      4. 涖卜
      5. 釐補
      6. 黎布
      7. 莅卜
      8. 利灾乐祸
      9. 立地書櫥
      10. 立像
      11. 栗子
      12. 隶农
      13. 沴烖
      14. 馳步
      15. 筒中布
      16. 台步
      17. 桌布
      18. 缯布
      19. 张布
    相关词语
      1. 吏垣
      2. 吏勢
      3. 吏文
      4. 吏畢
      5. 吏书
      6. 吏法
      7. 避吏
      8. 旁吏
      9. 桥吏
      10. 山吏
      11. 從吏
      12. 迁吏
      13. 部握
      14. 部试
      15. 部首檢字法
      16. 部頭
      17. 部别
      18. 部選
      19. 五部
      20. 鉛部
      21. 總部
      22. 領導幹部
      23. 门诊部
      24. 分部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