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吁咈

拼音 yù fú

注音 ㄩˋ ㄈㄨˊ

吁咈 词语解释

解释
1.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沈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 2.谓君臣和洽。
-----------------
国语辞典
吁咈xū fúㄒㄩ ㄈㄨˊ
  1. 不以为然。《书经.尧典》:「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唐.李商隐〈井泥四十韵〉:「禹竟代舜立,其父吁咈哉。」

  2. 君臣和洽会聚。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皋、夔、稷、契,遭逢尧舜,故 得吁咈一堂。设使当龙逢比干之遇,敢不竭忠尽谏?」

© 汉典

吁咈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吁咈

  • 吁咈,指君臣和洽。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嫗伏
      2. 郁岪
      3. 妪伏
      4. 鬱拂
      5. 玉桴
      6. 鬱伏
      7. 羽服
      8. 魚釜
      9. 輿服
      10. 御福
      11. 愈复
      12. 嫗伏
      13. 玉举
      14. 馭御
      15. 玉蚁
      16. 玉带版子
      17. 郁滯
      18. 郁愤
      19. 钗头符
      20. 化凫
      21. 發擿奸伏
      22. 厌伏
      23. 准伏
      24. 载福
    相关词语
      1. 吁恳
      2. 吁吸
      3. 吁策
      4. 吁咈都兪
      5. 吁留
      6. 吁请
      7. 吹吁
      8. 氣喘吁吁
      9. 欷吁
      10. 叹吁
      11. 哀吁
      12. 駭吁
      13. 咈逆
      14. 咈心
      15. 咈哧
      16. 咈咈
      17. 咈然
      18. 咈諫
      19. 乖咈
      20. 俞咈
      21. 啁咈
      22. 兪咈
      23. 违咈
      24. 違咈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