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十通

拼音 shí tōng

注音 ㄕˊ ㄊㄨㄥ

十通 词语解释

解释
  • 《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 © 汉典

    十通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十通

  •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清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
  • 唐代杜佑撰《通典》一书,专就历代典章制度,分门别类地,系统、全面而又概括地编撰成我国最早的一部专史巨著,开创了史书的新体例。出版之后,一直为历代学者视为不朽的名著。此后宋郑樵撰为《通志》,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连同《通典》合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以及《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九通”。1935年再加上《清续文献通考》,总称为“十通”。其中以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最有价值。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诗筒
      2. 石犝
      3. 屎桶
      4. 时铜
      5. 事統
      6. 世统
      7. 時時刻刻
      8. 食不暇饱
      9. 時化
      10. 石階
      11. 食羊钱
      12. 石凍春
      13. 哀恫
      14. 憯痌
      15. 红彤彤
      16. 彤彤
      17. 紅彤彤
      18. 呻恫
    相关词语
      1. 十字路
      2. 十四弦
      3. 十義
      4. 十指有長短
      5. 十目十手
      6. 十不闲儿
      7. 閉十
      8.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9. 识二五而不知十
      10. 聞一知十
      11. 年三十
      12. 八九不离十
      13. 通商口岸
      14. 通達人情
      15. 通贓過付
      16. 通传
      17. 通宵彻旦
      18. 通都大邑
      19. 員通
      20. 一法通,萬法通
      21. 伯通
      22. 触类旁通
      23. 脈脈相通
      24. 鬆通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