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十四行诗(十四行詩)

拼音 shí sì háng shī

注音 ㄕˊ ㄙˋ ㄏㄤˊ ㄕ

十四行诗 词语解释

解释

◎ 十四行诗 shísìhángshī

[sonnet] 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每首十四行,有好几种格律

-----------------
国语辞典
十四行诗shí sì háng shī ㄕˊ ㄙˋ ㄏㄤˊ ㄕ
  1. 诗体名。一种西洋诗的诗体。全诗分十四行,故称为「十四行诗」。依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义大利式,每首分前八行、后六行两段,前段叙述一件事情或提出一个问题,后段做总结或回答问题。一为英国式,每首分四段,最后两行通常就前三段的内容加以评论或总结。也称为「商籁体」。

© 汉典

十四行诗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十四行诗

  •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 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特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每行诗句11个音节,通常用抑扬格。
  • 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特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
  • 普希金创立的“奥涅金诗节”:每一诗节中包含十四个诗行,每一诗行中包含四个轻重格音步,每音步两个音节;这十四个诗行中,有的每行结尾为轻音者,谓之“阴韵”,9个音节(最后一个轻音音节不构成音步);有的每行结尾为重音者谓之“阳韵”,8个音节;阴阳韵变换的规律和诗行间押韵的规律之间又有严格的配合。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时序
      2. 石户农
      3. 石郎
      4. 石犀
      5. 石太尉
      6. 食道癌
      7. 干施
      8. 用尸
      9. 鬼师
      10. 鲦鰤
      11. 佚失
      12. 行师
    相关词语
      1. 十姓百名
      2. 十成十
      3. 十纪
      4. 十二时慢
      5. 十月桃
      6. 十恶五逆
      7. 得一望十
      8. 九十
      9. 大年三十
      10. 要一奉十
      11. 知一而不知十
      12. 以一当十
      13. 诗秩
      14. 诗奴
      15. 诗佛
      16. 诗骨
      17. 诗謡
      18. 诗印
      19. 删诗
      20. 诡诗
      21. 八言诗
      22. 流云小诗
      23. 藏头诗
      24. 八韵诗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