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十三行

拼音 shí sān xíng

注音 ㄕˊ ㄙㄢ ㄒㄧㄥˊ

十三行 词语解释

解释
  • 法帖名。
  • 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 ”。
  • 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 -----------------
    国语辞典
    十三行shí sān hángㄕˊ ㄙㄢ ㄏㄤˊ
    1. 著名的小楷法帖。晋王献之书洛神赋残存的一段,自「嬉」字起至「飞」字止,共十三行,故称为「十三行」。据元赵孟?《松雪斋集》所载,墨迹有两本:一为晋时用麻笺所书,乃宋高宗先收得九行,贾似道再得四行,最后为赵孟?所得。一为唐人用硬黄纸所书,后有柳公权跋两行,世称为「柳跋十三行」。

    2. 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行数并不固定。其对官府负有承保 和缴纳外商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及管理外商船员等义务,却也享有对外贸易的特权。西元一八四二年订定南京条约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终被取消。

    © 汉典

    十三行 网络解释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十三省
      2. 识透
      3. 食親財黑
      4. 時移世變
      5. 时不可失
      6. 時藝
      7. 實官
      8. 省刑
      9. 忍形
      10. 阴形
      11. 用刑
      12. 褻刑
      13. 象形
    相关词语
      1. 十骥
      2. 十驾
      3. 十家連坐
      4. 十部
      5. 十二调
      6. 十緊
      7. 百十
      8. 鈷六十
      9. 用一当十
      10. 知一不知十
      11. 七老八十
      12. 識二五而不知十
      13. 行篡
      14. 行走如飛
      15. 行汲
      16. 行家莫說力把話
      17. 行规
      18. 行盤
      19. 封行
      20. 浃行
      21. 侍行
      22. 严行
      23. 仄行
      24. 衣绣夜行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