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 基本解释
● 區
- 〔踦區〕隱匿。《説文•匸部》:“區,踦區,藏匿也。”
- 區域;地區。《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
- 行政區劃單位。如:自治區;市轄區;縣轄區等。
- 居處;住宅。《論衡•辨祟》:“鳥有巢棲,獸有窟穴,蟲魚介鱗各有區處,猶人之有室宅樓臺也。”
- 小屋。《漢書•胡建傳》:“時監軍御史為姦,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
- 區別;劃分。《後漢書•黨錮傳贊》:“物性既區,嗜惡從形。”
- 小,微小。《左傳•襄公十七年》:“宋國區區,而有詛有祝,禍之本也。”
- 量詞。用於建築物的,相當於“棟”、“間”、“所”。《漢書•揚雄傳上》:“有田一㙻,有宅一區,世世以農桑為業。”
- 量詞。玉的計數單位,十件為“區”。《爾雅•釋器》:“玉十謂之區。”
- 姓。《廣韻•虞韻》:“區,姓,後漢末有長沙區星。”
● 區
- 量器名。《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
- 藏匿。《左傳•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
- 姓。《廣韻•侯韻》:“區,姓也,古善劒區冶子之後,今郴州有之。”
● 區
- 通“句(勾)”。彎曲。《史記•樂書》:“然後草木茂,區萌達。”
● 區
- 用田填隔開的一塊一塊的田。後作“坵”。明文秉《烈皇小識》卷七:“是歲,江南大旱,自春及夏無雨,高區竟未及插蒔。”
● 區
- 〔區霿〕也作“瞉霿”。昏昧。《漢書•五行志下之上》:“貌言視聽,以心為主。四者皆失,則區霿無識。”
英语 area, district, region, ward; surname
德语 Landkreis (S),Region, Bezirk (S),Zone (S)
法语 zone,région,secteur,quartier,séparer,délimiter,distinguer,insignifiant,(nom de famille)
區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區
名
(1) 一種中國古代容器。又用爲容量單位 [ou,ancient vessel]
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左傳·昭公三年》
(2) 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稱爲「區」 [pit or furrow]。
如:區田(指在田裏按一定距離開挖穴,將種子播入其間的一種農作法。便於小範圍內深耕細作,集中施肥灌水)
(3) 姓氏
我區氏兒也。——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基本詞義
◎ 區
動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品在匚中。「品」表示許多物品。「匚」( fāng),盛物的器具。本義:收藏)
(2) 隱匿 [hide]
區,踦區,藏匿也。——《說文》
吾文君文王作僕區之法。——《左傳·昭公七年》
(3) 區別 [distinguish]
譬諸草木,區以別矣。——《論語·子張》
又如:區界(區別;界限);區明(區分明晰);區判(區分判別);區詳(區分詳明)
詞性變化
◎ 區
名
(1) 區域;地區 [area;district;region]
造我區夏。——張衡《東京賦》。注:「區,域也。」
茂八區而菴謁焉。——左思《蜀都賦》。注:「四方八隅也。」
上下無常窮六區。——《思元賦》
冰天雪海之區。——〔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區夏(諸夏。中原地區,指中國);區宇(疆土境域);商店區;山區;市區;邊區;區外(域外);區宇(境域;天下)
(2) 行政區劃單位 [administration division]。
如:自治區;解放區;市轄區;縣轄區。亦指區政府所在地。如:他在區裏開了三天會
(3) 住宅,居住處 [residence;dwelling]。
如:區處(居住的地方);區士(守衛在宮外的士兵);區宇(殿宇);區舍(房屋)
(4) 特指小屋 [small house]
浮玉之山,北望具區。——《山海經·南山經》
穿北軍壘垣以爲賈區。——《漢書·胡建傳》。顏師古注:「區者,小室之名,若今小庵屋之類耳。」
(5) 球場(如草地網球、網球戲、手球或籃球)上劃分的區 [court]。
如:發球區;後區
(6) 人世間 [world]。
如:區中(人世間);區中緣(塵世的俗情);區中學(世俗的學問);區內(天下,宇內);區有(天下)
◎ 區
形
(1) 小,微小 [small]
宋國區區。——《左傳·襄公十七年》
區區焉相樂也。——《呂氏春秋·務大》
吾道知處暗,夫處明者不見暗中一物,而處暗者能見明有中區事。——《關尹子》
又如:區區
(2) 平庸 [mediacre]。
如:區區冗冗(庸庸碌碌);區區庸庸(平庸無能)
常用詞組
區 國語辭典
-
分別。如:「區別」、「區劃」、「區隔」。《論語·子張》:「譬諸草木,區以別矣。」
-
地域、一定的範圍。如:「工業區」、「風景區」、「住宅區」。
-
行政區劃的地方自治單位。如:「信義區」、「旗津區」。
-
小屋。《漢書·卷六七·胡建傳》:「時監軍御史為姦,穿北軍壘垣以為賈區。」唐·顏師古·注:「區者,小室之名。」
-
彎曲的。《禮記·樂記》:「然後草木茂,區萌達。」唐·孔穎達·正義:「屈生曰區者,謂鉤曲而生出,菽豆是也。」通「句」。
-
量詞。古代計算容量的單位。相當於一斗六升。《集韻·平聲·侯韻》:「區,量名,四豆為區。」《左傳·昭公三年》:「齊舊四量:豆、區、釜、鍾。」晉·杜預·注:「四豆為區,區,斗六升。」
-
姓。如漢代有區博。
-
隱匿。《左傳·昭公七年》:「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孔穎達·正義引服虔云:「僕,隱也;區,匿也。」
【唐韻】豈俱切【集韻】【韻會】虧于切【正韻】丘于切,𠀤音驅。【說文】藏隱也。从品在匸中。品,衆也。【徐曰】凡言區者,皆有所藏也。【荀子·大略篇】言之信者,在乎區蓋之閒。【註】區,藏物處。
又【前漢·揚雄傳】有田一廛,宅一區。【張敞傳】敞以耳目,發起賊主,名區處。【註】師古曰:區,謂居止之所也。
又【韻會】區者,小室之名。【前漢·胡建傳】穿北軍壘,以爲賈區。【註】師古曰:區者,小屋之名,若今小菴屋之類。故衞士之屋謂之區。
又【論語】區以別矣。【朱註】區,猶類也。【韓愈·別趙子詩】人心未嘗同,不可一理區。
又【爾雅·釋器】玉十謂之區。【郭註】雙玉曰瑴,五瑴爲區。
又區區,小貌。【前漢·楚元王傳】豈爲區區之禮哉。【註】師古曰:區區,謂小也。【禮·樂志】河閒區區小國。
又【集韻】【韻會】𠀤祛尤切,音丘。域也。【增韻】分也,阜也。【韻會】曲禮,不嫌諱名,謂宇與禹,丘與區。禹宇二字,其音不別。丘之與區,今讀則異。然尋古語,其聲亦同。【陸士衡詩】普厥丘宇。
又晉閣名所載若干區者,別爲丘字,則知丘之與區,其音不別。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烏侯切,音甌。量名。四豆爲區。【左傳·昭三年】豆區釜鍾。
又匿也。【左傳·昭七年】楚文王作僕區之法。【註】僕,隱也。區,匿也。
又姓。【韻會】古歐冶子之後。【王莽傳】中郞區博。
又【集韻】居侯切,音鉤。同句。曲也。【韻會】句或作區。【禮記】區萌達。【註】屈生曰區。疏:鉤曲而生。
區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ou˥ 唐代读音 gou kio日语读音 WAKERU SHIKIRU韩语罗马 KWU WU现代韩语 구越南语 khu
客家话 [梅县腔] ki1 [客语拼音字汇] eu1 ki1 [客英字典] ki1 [东莞腔] ki1 [海陆腔] ki1 kia1 [宝安腔] ki1 | iu1 [陆丰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kia1粤语 au1 keoi1潮州话 ku1 <姓>au1
近代音 溪母 魚模韻 平聲陰 區小空;影母 尤侯韻 平聲陰 謳小空;中古音 溪母 虞韻 平聲 區小韻 豈俱切 三等 合口;影母 侯韻 平聲 謳小韻 烏侯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王力系统:溪母 侯部 ;影母 侯部 ;
區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區」甲584合34679 | 「區」子禾子釜戰國集成10374 | 「區」包2.3 | 「區」說文‧匸部 | 「區」漢印徵 | 「區」 |
「區」乙6404合685 | 「區」郭.語3.26 | 「區」張遷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