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 基本解释
● 匱
- 窮盡,空乏。《詩•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 疲敝。《徐霞客遊記•遊嵩山日記》:“兩旁危崖萬仞,石脊懸其間,殆無寸土,手與足代匱而後得升。”
- 虛假。《國語•晋語五》:“今陽子之貌濟,其言匱,非其實也。”
- 同“簣”。盛土的筐。《漢書•禮樂志二》:“孔子曰:‘辟如為山,未成一匱。’”
- 通“潰”。崩潰;潰散。《管子•兵法》:“厲士利械,則涉難而不匱。”
- 通“饋”。贈送。《廣雅•釋詁二》:“匱,加也。”
- 姓。《通志•氏族略五》:“匱氏,見《姓苑》,望出廬江。今廬州有此氏。”
● 匱
- 收納用的傢俱。後作“櫃”。《書•金滕》:“(周)公歸,乃納册于金滕之匱中。”
- 水渠;水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唐享龍池樂章》:“石匱渚傍還啟聖,桃李初生更有仙。”
英语 to lack
德语 erschöpft, abgehetzt ,fehlend, mangelnd
法语 épuisé,défectueux
【漢典】
匱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匱
名
(1) (形聲。從匚( fāng),表示與盛放東西有關,貴聲。( guì )本義:櫃子)
(2) 運裝土的畚。通「簣」 [dung's basket]
綱紀鹹張,成在一匱。——《漢書·王莽傳上》
孔子曰:「闢如爲山,未成一匱。止,吾止也。」——《漢書·禮樂志》
(3) 姓
詞性變化
◎ 匱
形
(1) 缺乏,空乏 [deficient;short of]
匱,乏也。——《廣雅》
則財不匱。——《禮記·月令仲秋》
其財匱。——《禮記·樂記》
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史記·貨殖列傳》
財匱少而山澤不闢矣。
又如:匱竭(窮盡,缺乏財貨);匱糧(缺乏糧食);匱少(缺少);匱餓(缺糧飢餓);匱矮(缺糧飢餓);匱闋(缺乏)
(2) 通「潰」 [rout]
貴而不傲,富而不驕,兩而不爭,聞而不遙,遠而不絕,窮而不匱者鮮矣。——《逸周書》
常用詞組
【漢典】
匱 國語辭典
動
-
缺乏、竭盡。如:「匱乏」。《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呂氏春秋·孝行覽·長攻》:「財匱而民恐,悔無及也。」
名
-
儲放東西的箱子。《書經·金縢》:「公歸,乃納冊于金縢之匱中。」唐·韓 愈〈送權秀才序〉:「伯樂之廄多良馬,卞和之匱多美玉。」同「櫃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