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北庭

拼音 běi tíng

注音 ㄅㄟˇ ㄊㄧㄥˊ

北庭 词语解释

解释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
国语辞典
北庭běi tíngㄅㄟˇ ㄊㄧㄥˊ
  1. 汉时称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后泛称北方夷狄之地。《后汉书.卷四○.班彪传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

  2. 唐时称西域为「北庭」,设北庭都护府。见《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历代州域形势五.唐上》。

© 汉典

北庭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北庭

  • 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始设,辖境在伊州以西,故称伊西(伊州地处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南)、沙州(今甘肃敦煌县城西)与西州之间);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亦称伊西北庭。统辖伊、西、庭三州以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拙。开元后与碛西四镇节度使时分时合。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地入吐蕃。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北廷
      2. 背廳
      3. 北廷
      4. 背厅
      5. 背聽
      6. 背听
      7. 碑亭
      8. 青亭
      9. 樹欲息而風不停
      10. 朝廷
      11. 短亭
      12. 电话亭
      13. 爐亭
    相关词语
      1. 北音
      2. 北叟失马
      3. 北夷
      4. 北际
      5. 北道
      6. 北寺
      7. 社北
      8. 衆星拱北
      9. 华北
      10. 走南料北
      11. 挫北
      12. 雁北
      13. 庭闈
      14. 庭柱
      15. 庭前鯉
      16. 庭蕪
      17. 庭院
      18. 庭诰
      19. 伪庭
      20. 日角珠庭
      21. 陈鲤庭
      22. 訟庭
      23. 退庭
      24. 过庭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