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xiōng

ㄒㄩㄥ

部首 勹

部外 4

总笔画 6

匂 胸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308

右上包围结构

35345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qbk|qrbk

puk

ryoz

27720

拼音 xiōng

注音 ㄒㄩㄥ

部首 勹 部外 4总笔画 6

基本区 5308笔顺 353452

次 通 标

匈 基本解释

● 匈

xiōng ㄒㄩㄥˉ


  1. 〔~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
  2. 同“胸”。

英语 breast, chest, thorax; clamor; the Hsiung Nu 'Huns'

德语 Ungarn

法语 poitrine,clameurs,thorax

【漢典】

匈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匈 xiōng

名

(1) (形声。从勹,凶声。勹( bāo),裹。本义:胸膛)

(2) “胸”的古字 [bosom;chest]

匈,膺也。——《说文》。字亦作胷、作胸

胸满。——《素问·腹中论》

贯匈国。其为人胸有窍。——《海内南经》

(3) 心胸;胸怀

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资治通鉴》

(4) 又如:匈臆(胸怀)

(5) 胸部

项羽大怒,伏弩射中 汉王, 汉王伤匈。——《史记》

(6) 称匈奴。亦泛称北方少数民族 [Hsiung-Nu]

又匈虏一败,或当惧而修德,结怨于我,为患不细。——《旧唐书》

常用词组


匈奴
【漢典】

匈 國語辭典

匈ㄒㄩㄥxiōng
名
  1. 身體前面頸下腹上的部分。為胸的本字。《管子·任法》:「是以官無私論,士無私議,民無私說,皆虛其匈以聽於上。」《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牋》:「猶欲觸匈奮首。」

  2. 中國古代的北方民族。參見「匈奴 」條。

  3. 匈牙利共和國的簡稱。

動
  1. 喧擾不安。《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天下匈匈,勞苦數歲。」

【漢典】
【子集下】【勹】 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匈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 匈·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正韻】許容切【韻會】虛容切,𠀤音胸。【說文】膺也,从勹凶聲。【前漢·司馬相如傳】其於匈中,曾不蔕芥。【楚辭·哀時命】惟煩懣而盈匈。

又【前漢·高帝紀】天下匈匈。【註】匈匈,喧擾之意。

又【正韻】匈匈,讙議之聲。【荀子·天論篇】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也,而輟其行。

又【韻會】【正韻】𠀤許用切,兄去聲。義同。

【漢典】
【卷九】【勹】

匈 《说文解字》

【卷九】【勹】
《說文解字》

聲也。从勹凶聲。𦙄,匈或从肉。許容切

《說文解字注》

(匈)膺也。肉部曰。膺、匈也。二篆爲轉注。膺自其外言之無不當也。匈自其中言之、無不容也。無不容、故从勹。从勹。凶聲。許容切。九部。今字胷行而匈廢矣。


(𦙄)匈或从肉。

【漢典】

匈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yŋ˥ 唐代读音 xiong日语读音 MUNE OSORERU SAWAGU韩语罗马 HUNG现代韩语 흉越南语 hung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海陆腔] hiung1粤语 hung1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鍾韻 平聲 胷小韻 許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東部 ;王力系统:曉母 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匈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匈」 新零.291「匈」 說文‧勹部「匈」
「𦙞」 望1.37「𦙄」 說文或體
「胸」 望1.52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匂
胸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㐫(xiong1)
    2. 匂(xiong1)
    3. 胷(xiong1)
    4. 胸(xiong1)
    5. 芎(xiong1)
    6. 忷(xiong1)
    7. 凶(xiong1)
    8. 讻(xiong1)
    9. 兇(xiong1)
    10. 洶(xiong1)
    11. 訩(xiong1)
    12. 哅(xiong1)
同部首
    1. 勺
    2. 匉
    3. 匔
    4. 匍
    5. 匄
    6. 匓
    7. 勹
    8. 㔨
    9. 匁
    10. 匃
    11. 匇
    12. 匏
同笔画
    1. 阮
    2. 尖
    3. 氒
    4. 仮
    5. 军
    6. 汙
    7. 伛
    8. 虍
    9. 邪
    10. 䒖
    11. 场
    12. 讷
初中古诗词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