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āo

ㄅㄠ

部首 勹

部外 0

总笔画 2

包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2F9

单体结构

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qtn

hs

ryaa

27020

拼音 bāo

注音 ㄅㄠ

部首 勹 部外 0总笔画 2

统一码 52F9笔顺 35

勹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勹

bāo ㄅㄠˉ

     ◎ 古同“包”,裹。

英语 wrap; KangXi radical 20

德语 Radikal Nr. 20 = einwickeln, umarmen, umfassen

法语 envelopper (radical)​

© 汉典

勹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勹 bāo

〈动〉

“包”的古体。裹 [bag up]。现用作汉字的部首名称

© 汉典

勹 國語辭典

勹ㄅㄠbāo
动
  1. 包裹。「包」的本字。《说文解字·勹部》:「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清·段玉裁·注:「今字『包』行,而『勹』废矣。」

名
  1. 二一四部首之一。

© 汉典
【子集下】【勹】 勹·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勹 《康熙字典》

【子集下】【勹】 勹·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0

【唐韻】【集韻】𠀤布交切,音苞。【說文】裹也。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

© 汉典
【卷九】【勹】

勹 《说文解字》

【卷九】【勹】
『說文解字』

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凡勹之屬皆从勹。布交切

『說文解字注』

(勹)裹也。今字包行而勹廢矣。象人曲形有所包裹。包當作勹。淺人改也。布交切。以包苞匏字例之。古音在三部。凡勹之屬皆从勹。

© 汉典

勹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日语读音 TSUTSUMU韩语罗马 PHO

客家话 [海陆腔] bau1 [宝安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梅县腔] bau1粤语 baau1潮州话 bau1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肴韻 平聲 包小韻 布交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蕭部 ;王力系统:幫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勹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勹」 合14294「勹」 說文‧勹部「勹」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包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炮(bao1)
    2. 𠅬(bao1)
    3. 剝(bao1)
    4. 齙(bao1)
    5. 剥(bao1)
    6. 笣(bao1)
    7. 褒(bao1)
    8. 苞(bao1)
    9. 龅(bao1)
    10. 包(bao1)
    11. 孢(bao1)
    12. 佨(bao1)
同部首
    1. 匏
    2. 匈
    3. 匓
    4. 勿
    5. 匄
    6. 匊
    7. 㔨
    8. 匉
    9. 勽
    10. 匐
    11. 匍
    12. 匀
同笔画
    1. 𠃏
    2. 冖
    3. 廴
    4. 𠀂
    5. 丂
    6. 𠁡
    7. 匸
    8. 九
    9. 丷
    10. 𠂇
    11. 𠂆
    12. 丄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