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动机与效果(動機與效果)

拼音 dòng jī yǔ xiào guǒ

注音 ㄉㄨㄙˋ ㄐㄧ ㄩˇ ㄒㄧㄠˋ ㄍㄨㄛˇ

动机与效果 词语解释

解释
动机指人行动的主观愿望;效果指人实践的客观后果。任何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和检验根据。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但两者的统一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有时客观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动机,好的动机不一定收到好的效果。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
© 汉典

动机与效果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动机与效果

  • 动机与效果中动机是指人们行动的主观愿望,效果是指人们实践的客观后果。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的统一。中国战国墨子主张对人的评价必须“合其志功而观焉”。清初颜元主张义利兼顾,提出“正其谊(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卷一)。在西方,黑格尔也强调动机与效果的结合,认为“单纯意向的桂冠就等于不发绿的祜叶”。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动机是效果的行动指导,效果是动机的行动体现。人们做任何事都受一定的动机支配,如果没有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正确认识和动机,就不可能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如果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动机,而不努力取得符合这种认识和动机的社会效果,也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判断任何事情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唯心论者是强调动机否认效果的,机械唯物论者是强调效果否认动机的,我们和这两者相反,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68页)社会实践是检验主观愿望或动机的标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过程,就是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统一的过程。一般正确的动机是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在正确动机指导下的行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错误的动机是不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在它指导之下的行动,其效果是不好的。但是,由于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之间经常存在着矛盾,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往往是一个复杂的、曲折过程。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洞穿
      2. 冻青
      3. 冻醪
      4. 冻九
      5. 洞鉴废兴
      6. 洞视
      7. 盐裹
      8. 紧裹
      9. 金装玉裹
      10. 粧裹
      11. 碗粿
      12. 毂輠
    相关词语
      1. 动如脱兔
      2. 动地
      3. 动脉注射
      4. 动脑筋
      5. 动荡不安
      6. 动本
      7. 恐动
      8. 曳动
      9. 等速运动
      10. 滋动
      11. 走动
      12. 地动
      13. 果儿
      14. 果且
      15. 果刑信赏
      16. 果醋
      17. 果的
      18. 果酸
      19. 无生果
      20. 天仙果
      21. 假果
      22. 无漏果
      23. 不果
      24. 情人果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