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分庭抗礼(分庭抗禮)

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注音 ㄈㄣ ㄊㄧㄥˊ ㄎㄤˋ ㄌㄧˇ

分庭抗礼 词语解释

解释

◎ 分庭抗礼 fēntíng-kànglǐ

[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match one's wits;treat sb. as an equal]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
国语辞典
分庭抗礼fēn tíng kàng lǐ ㄈㄣ ㄊㄧㄥˊ ㄎㄤˋ ㄌㄧˇ
  1. 彼此的关系对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当。《儒林外史.第四○回》:「但凡做的来,萧云仙就和他分庭抗礼,以示优待。」也作「分庭伉礼」。近平分秋色,平起平坐反和衷共济﹑自甘雌伏

© 汉典

分庭抗礼 成语解释

分庭抗礼

【解释】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示例】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近义词】平起平坐、平分秋色

【反义词】和衷共济、同心协力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双方

© 汉典

分庭抗礼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分庭抗礼

  • 分庭抗礼是一个汉语成语,
  • 拼音是:fēn tíng kàng lǐ
  • 释义:庭即庭院;抗原作“伉”(kà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抗礼即行平等的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分庭伉礼
      2. 分庭伉礼
      3. 氛祅
      4. 纷纭
      5. 酚酞指示剂
      6. 纷云
      7. 纷薀
      8. 吩呶
      9. 不遠萬里
      10. 诣理
      11. 违天害理
      12. 贞观之理
      13. 伤天害理
      14. 黑地里
    相关词语
      1. 分解力
      2. 分宵
      3. 分剓
      4. 分朋
      5. 分解反应
      6. 分当
      7. 相分
      8. 上分
      9. 奠分
      10. 微分
      11. 建分
      12. 东汉分
      13. 礼意
      14. 礼则
      15. 礼院
      16. 礼金
      17. 礼贶
      18. 礼节
      19. 规礼
      20. 行礼
      21. 厚礼
      22. 九叩礼
      23. 周礼
      24. 士礼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