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兼义(兼義)

拼音 jiān yì

注音 ㄐㄧㄢ ㄧˋ

兼义 词语解释

解释
"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阮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阮元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宋之间﹐以疏附于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
© 汉典

兼义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兼义

  • jiān yì ㄐㄧㄢ ㄧˋ
  • 兼义
  • “十三经”之经注与疏合刻,谓之某经兼义,即兼并“正义”之意。其刻本谓之兼义本。如今 阮 校“十三经”《周易》,即称《周易兼义上经》、《周易兼义下经》, 阮元 校勘云:“‘兼义’字乃合刻注疏者所加。取兼并正义之意也。盖其始注疏无合一之本,南北 宋 之间,以疏附於经注者,谓之某经兼义。至其后则直谓之某经注疏。此变易之渐也。”见《〈周易注疏〉校勘记》卷一。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坚毅
      2. 坚意
      3. 兼诣
      4. 揃刈
      5. 监议
      6. 坚意
      7. 见异
      8. 歼夷
      9. 剪刈
      10. 翦抑
      11. 湔衣
      12. 监典
      13. 坚信
      14. 坚白同异
      15. 揃披
      16. 监督
      17. 监伴
      18. 怀忆
      19. 栖意
      20. 贬抑
      21. 识议
      22. 重毅
      23. 冲平夷易
    相关词语
      1. 兼统
      2. 兼课
      3. 兼官重绂
      4. 兼总
      5. 兼称
      6. 兼容幷包
      7. 二者不可得兼
      8. 两兼
      9. 藻兼
      10. 更兼
      11. 并兼
      12. 守兼
      13. 义园
      14. 义烈
      15. 义断恩絶
      16. 义儿
      17. 义墨
      18. 义赛
      19. 制义
      20. 执义
      21. 附辞会义
      22. 喻义
      23. 词义
      24. 古典主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