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六诏(六詔)

拼音 liù zhào

注音 ㄌㄧㄨˋ ㄓㄠˋ

六诏 词语解释

解释
唐代位于今云南及四川西南的乌蛮六个部落的总称﹐即蒙隽诏﹑越析诏﹑浪穹诏﹑邆睒诏﹑施浪诏﹑蒙舍诏。"诏"义为王或首领。其帅有六﹐因号"六诏"。唐开元二十六年后﹐蒙舍诏并吞其他五部﹐因其在五部南(今巍山县南境)﹐史称南诏。其地在今云南及四川西部。唐元稹《蛮子朝》诗:"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后用以称云南。
-----------------
国语辞典
六诏liù zhàoㄌㄧㄡˋ ㄓㄠˋ
  1. 诏,蛮夷的王或首领。六诏指唐代西南夷六个部落的总称。在今四川及云南二省交界地,即蒙巂、越析、浪容、邆睒、施浪、蒙舍(蒙舍处最南,也称为「南诏」)​。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蛮子朝〉:「西南六诏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宋.陆游〈晚登横溪阁〉诗:「瘴雾不开连六诏,俚歌相答带三巴。」

© 汉典

六诏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六诏

  • 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其中,蒙巂诏在今巍山县北及漾鼻县地,越析诏在今宾川县地,浪穹诏在今洱源县地,邆赕诏在今洱源县邓川,施浪诏在今洱源青索,蒙舍诏在今巍山县地。因其位于诸诏之南,蒙舍诏又称「南诏」。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旒旐
      2. 留爪
      3. 流照
      4. 飂风
      5. 飂叔
      6. 遛弯儿
      7. 溜腰
      8. 碌碡磙
      9. 飂泪
      10. 奉召
      11. 在此存照
      12. 胸罩
      13. 郊兆
      14. 放棹
      15. 吉召
    相关词语
      1. 六证
      2. 六沉鎗
      3. 六职
      4. 六部兵
      5. 六冲
      6. 六乡
      7. 二六
      8. 五不五,六不六
      9. 一百六
      10. 丈六
      11. 马泊六
      12. 百六
      13. 诏筵
      14. 诏祝
      15. 诏勑
      16. 诏版
      17. 诏令
      18. 诏盟
      19. 宣诏
      20. 温诏
      21. 尺诏
      22. 哀诏
      23. 中诏
      24. 画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