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六玺(六璽)

拼音 liù xǐ

注音 ㄌㄧㄨˋ ㄒㄧˇ

六玺 词语解释

解释
秦汉皇帝除传国玺之外﹐尚有六玺﹐皆白玉制﹐螭虎纽﹐用武都紫泥封:一﹐皇帝行玺﹐用于封国;二﹐皇帝之玺﹐用于赐诸王侯;三﹐皇帝信玺﹐用于发兵;四﹐天子行玺﹐用于召大臣;五﹐天子之玺﹐用于策封外国君主;六﹐天子信玺﹐用于祭天地鬼神。其后﹐自晋至隋﹐用制屡变而其名不改。唐又增神玺﹑受命玺﹐为八玺;武则天时改诸玺曰宝。参阅《后汉书.武帝纪上》"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蔡邕《独断》﹑《宋书.礼志五》。
© 汉典

六玺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六玺

  • 秦、汉皇帝的印玺。《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传国玺,合称为七玺(一说传国玺不存在或为六玺总称)。参阅《宋书·礼志》五。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留系
      2. 流习
      3. 流徙
      4. 留娭
      5. 飂飂
      6. 溜腰
      7. 飂叔
      8. 飂飕
      9. 飂风
      10. 飂叔安
      11. 梅洗
      12. 受洗
      13. 霑洗
      14. 转愁为喜
      15. 乐喜
      16. 更徙
    相关词语
      1. 六十甲子
      2. 六戎
      3. 六尺舆
      4. 六如居士
      5. 六列
      6. 六参官
      7. 百六
      8. 路易十六
      9. 四六
      10. 挑幺挑六
      11. 三六
      12. 阳九百六
      13. 玺策
      14. 玺符
      15. 玺绶
      16. 玺绂
      17. 玺韨
      18. 玺书
      19. 宝玺
      20. 鼎玺
      21. 白玉玺
      22. 碧霞玺
      23. 解玺
      24. 御玺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