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八百諸侯(八百诸侯)

拼音 bā bǎi zhū hóu

注音 ㄅㄚ ㄅㄞˇ ㄓㄨ ㄏㄡˊ

八百諸侯 词语解释

解释
指殷末八百诸侯国。
© 汉典

八百諸侯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八百诸侯

  • 周文王死后,子发继位,是为武王。周武王继位时,“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商王朝内外交困,由周灭商而王天下的形势已经形成。当时,周的疆域西自甘肃灵台,东至河洛,并且占有长江、汉水、汝河流域广大地区,取得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周武王兴建都邑,在丰水东岸新建镐京,积极做好灭商的准备。经过几年准备,武王九年(公元前1048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洛阳北)。前来参加大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人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这是一次“诸侯所由用命”的重要盟会,实际上是灭商的总动员。武王下令将士准备好船只,向黄河对岸进攻,落后者将以军法处置。顷刻间千舟竞发,浪花飞溅,周军迅速到达了对岸。但武王又急令返回,原来武王此战的目的是进行一次渡河战斗演练,同时要借机探明诸侯国的虚实。通过这次演练,武王认为一举灭商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而引兵暂退。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周也因此确定了盟主的地位。这就是“八百诸侯会盟津”。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巴旦
      2. 巴解
      3. 巴焦
      4. 芭拉
      5. 扒房
      6. 叭嗒
      7. 宰雞教猴
      8. 轉喉
      9. 弄鬼掉猴
      10. 薃葔
      11. 鐵板歌喉
      12. 如鯁在喉
    相关词语
      1. 八關齋
      2. 八師
      3. 八蜡神
      4. 八卦鏡
      5. 八步周行
      6. 八里
      7. 喊七叫八
      8. 七搭八
      9. 馬七馬八
      10. 歪八豎八
      11. 柳八
      12. 南八
      13. 侯禳
      14. 侯國
      15. 侯封
      16. 侯度
      17. 侯服
      18. 侯門似海
      19. 空國之侯
      20. 重侯
      21. 閩侯
      22. 射侯
      23. 箸借留侯
      24. 挾天子以令諸侯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