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元曲

拼音 yuán qǔ

注音 ㄩㄢˊ ㄑㄩˇ

元曲 词语解释

解释

◎ 元曲 yuánqǔ

[verse popular in Yuan Dynasty] 元代的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
国语辞典
元曲yuán qǔㄩㄢˊ ㄑㄩˇ
  1. 我国最早的一种戏曲。盛行于元代。可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类。曲调来源有从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来说唱诸宫调演变而来,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乐而成。采七声音阶,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刚劲豪放,不同于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韵以中原音韵为主,无入声,平声分阴阳,不同于南曲有入声。现存元杂剧多用北曲组成。也称为「北曲」、「元杂剧」。

英语 Yuan dynasty theater, including poetry, music and comedy

法语 Qu (poésie)​

© 汉典

元曲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元曲 (文艺形式)

  •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原曲
      2. 元娶
      3. 原曲
      4. 冤屈
      5. 園區
      6. 冤曲
      7. 远趣
      8. 遠趣
      9. 缘夤
      10. 圓錐曲線
      11. 轅田
      12. 缘间
      13. 轅門抄
      14. 缘石
      15. 繼娶
      16. 發取
      17. 内娶
      18. 节取
      19. 徑取
      20. 可取
    相关词语
      1. 元箸
      2. 元陰
      3. 元夜
      4. 元聲
      5. 元甲
      6. 元祉
      7. 歸元
      8. 朝元
      9. 法元
      10. 贺元
      11. 阮元
      12. 武状元
      13. 曲紆
      14. 曲心
      15. 曲櫱
      16. 曲辞
      17. 曲释
      18. 曲奥
      19. 挠直为曲
      20. 杂曲
      21. 软舞曲
      22. 羈曲
      23. 杨枝曲
      24. 輪唱曲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