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病 chuánrǎnbìng
[infectious disease] 由病原体侵入机体所引起的带有传染性的疾病。如霍乱、炭疽、肺结核、麻风、天花、伤寒等。
-
将病原体传染给别人的疾病。这些病原体大都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经由口、呼吸道、直接接触而感染,或是借由昆虫与动物的散播而传染。近流行症
英语 infectious disease, contagious disease, pestilence
德语 ansteckende Krankheit, Infektionskrankkheit (S)
法语 maladie infectieuse
傳染病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传染病 (人与人或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41种。
- 传染病是经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通常这种疾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的个体、感染者的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体液传播、粪口传播等。
wikipedia
传染(contagion),在医学定义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感染,特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传到其他健康的生物体。术语“感染”的定义则较广泛,其可造成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因为感染的病原体除来自宿主体外,也可来自宿主体内,但传染必由宿主体外侵入。
传染病(communicable/contagious disease)或疫病(pestilence),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其他物种,经过某些特定传播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物种的感染病;传染病或疫病属于一种感染病,两者的区别是后者更强调流行性急性传染病。
传染病可借由直接接触已感染之个体、感染者之体液及排泄物、感染者所污染到的物体,亦可透过喝水、食物、空气或其他载体(vector)而散布。如传播速度较快,传染病可成为一种流行病。
感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或感染症是一种经过医学实证,由病原性的微生物之存在或其活动引起,可对宿主伤害或损坏正常其生理功能的人类或其他物种之疾病或症状;感染病强调得到确定的疾病,感染症强调症状,后者可能还未查出病原。感染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病。
某种可能导致感染病的病原,最终成功引发感染的能力,在流行病学中特称为感染力。
感染症不可与感染混淆,两者并非同义词,因为感染未必会引发疾病症状或宿主不适。在无限多种类且仍在逐渐产生变异的微生物中,只有极少数能够对健康个体产生疾病。感染症的引发事实上不仅肇因于病原的介入,同时也受到宿主防御影响,前者除了可导致患者生理不正常运作,但有时却是感染者本身的防御机制反应所致,因此一个疾病的表现和严重程度是同时建构于病原和宿主本身两方面;由此依照宿主本身的防御力,这些病原又可进一步归纳为主要病原或伺机病原。
多数感染病不会造成患者死亡,而致病之微生物最终通常会屈服于宿主的免疫反应,进而被清除或潜伏在宿主体内。这个过程需要免疫机制的参与以杀死或减低病原的活性。但免疫系统对微生物作出的反应通常(但并非全然)是疾病症状的来源,例如发烧、发炎反应、流鼻涕、咳嗽、化脓等,有时这种症状对患者的伤害远大于病原本身的直接伤害。此外,感染疾病、带原或是注射疫苗,甚至是受到结构相似之生物体或非生物,都可能藉以得到抗体而产生对特定病原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