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借对(借對)

拼音 jiè duì

注音 ㄐㄧㄝ ˋ ㄉㄨㄟˋ

借对 词语解释

解释
古人诗文中的一种对仗方法,可分两类:(1)借音为对。即以一句中某字的同音字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孟浩然《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杨"音同"羊",借以与"鸡"相对。又如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音同"红",借以与"白"相对。(2)借义为对。即一句中的某字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诗中用的是甲义,而借其乙义或丙义与另一句中的字相对。如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寻常"义为平常,但古时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此即以其长度单位义与数字"七"﹑"十"相对。又如唐李商隐《令狐八拾遗绹见招》诗:"汉苑风烟催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诗中"汉"为朝代名,但"汉"又有星汉之义,此即借以与"云"相对。
-----------------
国语辞典
借对jiè duìㄐㄧㄝˋ ㄉㄨㄟˋ
  1. 一种诗文中的对仗方式。可分为两类:一、借音为对。如唐朝孟浩然的〈裴司士员司户见寻〉诗「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中「杨」借「羊」音与「鸡」对;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鸿」借「红」音与「白」对。二、借义为对。如唐杜甫的〈曲江〉诗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寻常」义为平常,但古时八尺为寻,倍寻为常,故以其长度单位义与数字「七」、「十」相对。

© 汉典

借对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借对

  • 借对,修辞中对仗一种,也称为假对。它通过借义或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一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的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借兑
      2. 结队
      3. 接对
      4. 诘对
      5. 借兑
      6. 戒诗
      7. 藉色
      8. 戒绝
      9. 界障
      10. 介立
      11. 芥视
      12. 花装队
      13. 换兑
      14. 冲锋队
      15. 齿少心鋭
      16. 虎队
      17. 一队
    相关词语
      1. 借索
      2. 借寇恂
      3. 借券
      4. 借迳
      5. 借妻
      6. 借紫
      7. 外借
      8. 典借
      9. 劝借
      10. 枝借
      11. 襃借
      12. 预借
      13. 对窝
      14. 对人
      15. 对应
      16. 对嘴
      17. 对讲
      18. 对股
      19. 谈对
      20. 反对
      21. 大对
      22. 堂对
      23. 婚对
      24. 形影相对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