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借喻

拼音 jiè yù

注音 ㄐㄧㄝ ˋ ㄩˋ

借喻 词语解释

解释

◎ 借喻 jièyù

(1) [parabolize]∶比喻

(2) [trope]∶为了活跃或强调一个意思使用与原意上不相同的一个词或一种表达

-----------------
国语辞典
借喻jiè yùㄐㄧㄝˋ ㄩˋ
  1. 以其他事物为譬以晓喻他人。唐.元结〈说楚何惑王赋〉:「昔臣何惑王用阍嬖之谋,肆极荒淫,更经年岁,凿险填深,转餽通千里,万金五译。臣妾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2. 一种比喻方式。运用时,不出现被喻事物的名称,及「如」、「象」等比喻语词,而直接借用作为比喻的事物来代表被喻事物。如《史记》的卷四十八中〈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以「燕雀」借喻碌碌无为的庸人,以「鸿鹄」借喻志向远大的壮士。

英语 to use sth as a metaphor

法语 métonymie

© 汉典

借喻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借喻

  •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诫喻
      2. 戒谕
      3. 界域
      4. 诫谕
      5. 戒諭
      6. 借譽
      7. 嗟吁
      8. 結餘
      9. 借譽
      10. 劫餘
      11. 节余
      12. 借与
      13. 戒朝
      14. 芥拾青紫
      15. 界分
      16. 介鲜
      17. 界劃
      18. 介言
      19. 天鬻
      20. 贯玉
      21. 熙育
      22. 禁禦
      23. 食玉
      24. 兼域
    相关词语
      1. 借鏡觀形
      2. 借韵
      3. 借約
      4. 借坡下驢
      5. 借住
      6. 借东风
      7. 支借
      8. 饶借
      9. 乞借
      10. 关借
      11. 叚借
      12. 祈借
      13. 喻世明言
      14. 喻旨
      15. 喻依
      16. 喻名
      17. 喻意
      18. 喻願
      19. 誨喻
      20. 默喻
      21. 辟喻
      22. 罕譬而喻
      23. 审喻
      24. 不知所喻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