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信石

拼音 xìn shí

注音 ㄒㄧㄣˋ ㄕˊ

信石 词语解释

解释
砒石的别称。制剧毒药砒毒霜的原料,以产于信州(即今江西上饶县一带)而得名。亦借称砒霜。
-----------------
国语辞典
信石xìn shíㄒㄧㄣˋ ㄕˊ
  1. 即「砒霜」。因产于信州(江西上饶县)​而得名。

© 汉典

信石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信石

  • 该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砒石",始载于宋"开宝本草"。市售信石分红信石及白信石二种,但白信石极
  • 少见,故主要为红信石,其加工制品为砒霜。该品的原矿物主要为砷华,但也有用毒砂或雄黄加工制造而成的。
  • 为天然的砷华矿石、或由毒砂(硫砷铁矿,FeAsS)、雄黄加工制造而成。
  • 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等省。
  • 少数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烧炼而成。1.老法,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置容器内,与
  • 信石
  • 2.新法:选取纯净雄黄,砸成小块,入容器内使雄黄燃烧,分解成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得信石,S02另从烟道排出。
  • 红信石(、红砒) 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具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丝绢样光泽,质脆,易砸碎,无臭,该品极毒,不能口尝。烧之有蒜臭味。以块状,淡红色,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药用以该品为主。
  • 白信石(白信、白砒) 无色或白色,其余特征同上。质较纯,毒性比红砒强。
  • 去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封口。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末,封装备用。
  • 白砒含氧化砷(As2O3),红砒尚含少量硫化砷。
  • 辛酸大热,有大毒。入肺经。
  • 蚀疮去腐,去痰定喘。用于痔疮瘘管、走马牙疳等症,取其强烈的腐蚀和攻毒拔毒之功;寒痰喘逆之证,
  • 一般作外用研末撒敷.或入膏药中贴。内服入丸散刘,每日0.003-0.009克,不能过重.不可久服。(必须主治医师处方签名盖章,才能限量配给)。
  • 置密闭容器内,单独存放,专人专箱加锁,按毒药管理规定,严格保贮。
  • 【化学成分】
  • 主含六氧化四砷As1O6,如含三价铁及硫化物则显红色;天然品经分析尚含少量锡、铁、锑、钙、镁、钛、铝、硅等元素;加工品的杂质成分取决于原料和加工过程.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 【理化鉴别】
  • 取该品少许置闭口管中缓缓加热,有白色升华物(As4O6)(纯品137℃升华)生成.(1) 取少许上述升华物加水2ml,加氢氧化钠试液4滴,煮沸使溶,冷后加硝酸银试液2滴,产生黄色沉淀.
  • As4O6+12NaOH—→4Na3ASO3+6H2O
  • 3AgNO3+Na3ASO3—→Ag3ASO3↓+3NaNO3
  • (黄)
  • (2) 另取上述升华物少许,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亚砷酸,加硫化氢试液及浓盐酸后生成絮凝状黄色沉淀.
  • As4O6+6H2O—→4H3ASO3
  • 2H3ASO3+3H2S—→As2S3↓+6H2O
  • (黄)
  • 尚可用X射线衍射法、差热热重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
  • 【性味、归经】
  • 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
  • 【功效】
  • 外用蚀疮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 【应用与配伍】
  • 1.用于癣疮,瘰疬,牙疳,痔疮,溃疡腐肉不脱.该品外用有攻毒杀虫,蚀疮去腐作用.治疥癣恶疮,用砒石少许,研细末,米汤调涂患处;治瘰疬,以该品为末,合浓墨汁为丸,用针刺破患处贴之,至蚀尽为度,治牙疳,用去核大枣,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处,治痔疮,配白矾、硼砂、雄黄等制成外用药,如枯痔散.
  • 2.用于寒痰哮喘.该品辛大热,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可用于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证.每与淡豆豉为丸服,如紫金丹.此外,该品还有截疟作用,现临床少用该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服用,不能做酒剂服.孕妇忌服.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研末撤玻或入千药中贴之.入丸散服,每次0.002~0.004g.
  • 【使用注意】
  • 该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服用,不能做酒剂服.孕妇忌服.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 砷华为天然的三氧化二砷 As2O3,溶于水、碱、碳酸碱、酸、乙醇;常含有S、Fe等杂质,故呈红色。毒砂为FeAsS,含Fe34.3%,As46%,S19.7%,常含Co、间或含Ni、Sb,极少数矿床中之毒砂含有金。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红信石含多量As+++、S=,少量Fe+++。
  • 1.红信石:该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黄色与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该品极毒,不宜口嗜。
  • 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红润、无渣滓者为佳。
  • 2.白信石:该品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样或绢丝样光泽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该品极毒,不宜口嗜。
  • 以块状、具晶莹直纹、色白、无底、无渣滓者为佳。
  • 剧毒之品,用之宜慎。体虚者及孕妇忌用。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信识
      2. 信实
      3. 信實
      4. 信識
      5. 辛螫
      6. 心實
      7. 新识
      8. 信识
      9. 信使
      10. 忻適
      11. 焮天
      12. 釁孽
      13. 衅结兵连
      14. 釁累
      15. 釁鼓
      16. 焮痛
      17. 丁時
      18. 即時
      19. 憨實
      20. 椟食
      21. 萍實
      22. 藏識
    相关词语
      1. 信件
      2. 信筒
      3. 信息
      4. 信而好古
      5. 信诚
      6. 信明
      7. 死信
      8. 晓信
      9. 昧信
      10. 失信
      11. 朱執信
      12. 急脚信
      13. 石朝官
      14. 石阑干
      15. 石笋
      16. 石几
      17. 石铛
      18. 石記
      19. 柱顶石
      20. 金剛石
      21. 投卵击石
      22. 燋金爍石
      23. 木变石
      24. 纳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