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2) 同本义 [capture;take prisoner]
俘,军所获也。——《说文》
以为俘聝。——《春秋传》。按,死者取左耳为聝,生者为俘。
俘,取也。——《尔雅》。李注:“囚敌曰俘。”
俘二百五十人。——《左传·宣公二年》
(3) 又如:生俘(活捉);俘斩(俘获斩首);俘系(俘获拴缚);俘执(俘获擒捉);俘敌数千
(4) 缴获;指用战争手段获取对方土地或物质等 [take;get]
俘厥宝玉。——《书·汤誓》
俘我王官。——《左传·成公十三年》
(5) 又如:俘劫(侵犯掠夺);俘邑(在战争中获取,因而对其有所有权的城邑)
词性变化
名
(1) 俘虏 [captive]
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左传·定公十年》
(2) 又如:伤俘(受伤的俘虏);战俘(战争中捉住的敌人)
(3) 通“宝”。珍贵之物 [valuable article]
齐人来归 卫俘。——《左传·庄公六年经》
常用词组
【漢典】
俘 國語辭典
名
作戰時所擒獲的敵人。如:「俘虜」。《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孔子家語·卷一·相魯》:「裔夷之俘,敢以兵亂之。」
動
擄獲。《左傳·成公十三年》:「俘我王官,翦我羈馬。」《明史·卷一·太祖本紀一》:「元將徹里不花憚不敢攻,而日俘良民以邀賞。」
【漢典】
俘 字源字形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