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伏陰(伏阴)

拼音 fú yīn

注音 ㄈㄨˊ ㄧㄣ

伏陰 词语解释

解释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 汉典

伏陰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伏阴

  • fú yīn
  • 伏阴(伏阴)
  •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 3.中医学术语。
  • 今见四时之病, 盛夏每多吐泻, 深冬偏见疮疹, 诸如此类, 岂非冬多内热, 夏多中寒乎? 总之, 夏有热证, 亦有寒证, 冬有实证, 亦有虚证, 虽从时从证, 贵乎因病制宜, 然夏月伏阴之义, 此实天人之同气, 疾病之玄机, 有必不可不察而忽之者也。——《夏月伏阴续论二十三》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福音
      2. 浮音
      3. 福因
      4. 複隱
      5. 浮音
      6. 腐音
      7. 膚引
      8. 父蔭
      9. 負陰
      10. 扶植
      11. 浮玉
      12. 符曆
      13. 祓除
      14. 服體
      15. 浮逃
      16. 濦濦
      17. 泉音
      18. 舌尖邊音
      19. 基因
      20. 車茵
      21. 號音
    相关词语
      1. 伏引
      2. 伏藥
      3. 伏暑
      4. 伏汛
      5. 伏息
      6. 伏泉
      7. 折伏
      8. 搭伏
      9. 消伏
      10. 款伏
      11. 遁伏
      12. 縮伏
      13. 陰陽界
      14. 陰霽
      15. 陰蘿
      16. 陰機
      17. 陰處
      18. 陰紀
      19. 新陰
      20. 補陰
      21. 男陰
      22. 魯魚陶陰
      23. 北陰
      24. 常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