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以訛傳訛(以讹传讹)

拼音 yǐ é chuán é

注音 ㄧˇ ㄜˊ ㄔㄨㄢˊ ㄜˊ

以訛傳訛 词语解释

解释

◎ 以讹传讹 yǐ’é-chuán’é

[transmit errors] 把不正确的消息错误地传播出去,越传越错

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红楼梦》

-----------------
国语辞典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 ㄧˇ ㄜˊ ㄔㄨㄢˊ ㄜˊ
  1. 讹,错误。以讹传讹指将不正确的讯息继续传播下去。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五出》:「以讹传讹,纷然流谤,使深闺知凶信必生凄怆。」《红楼梦.第五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英语 to spread falsehoods, to increasingly distort the truth, to pile errors on top of errors (idiom)​

德语 Unwahrheiten verbreiten (Sprichw)​

© 汉典

以訛傳訛 成语解释

【解释】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出处】宋·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

【示例】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近义词】三人成虎、谬种流传

【反义词】衣钵相传、一脉相承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 汉典

以訛傳訛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以讹传讹

  • 以讹传讹(yǐ é chuán é),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把本来就不正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又不正确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椅桐
      2. 乙字庫
      3. 倚門佇望
      4. 扆旒
      5. 倚門傍戶
      6. 倚歌
      7. 枯葉蛾
      8. 票額
      9. 田額
      10. 淘鵝
      11. 沙俄
      12. 鼎娥
    相关词语
      1. 以下
      2. 以筌爲魚
      3. 以老賣老
      4. 以假為真
      5. 以豊補歉
      6. 以一擊十
      7. 過以
      8. 還可以
      9. 欲以
      10. 足以
      11. 施以
      12. 業以
      13. 訛紊
      14. 訛號
      15. 訛語
      16. 訛心
      17. 訛衍
      18. 訛奪
      19. 傳訛
      20. 姦訛
      21. 缺訛
      22. 弊訛
      23. 纖姦打訛
      24. 矯訛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