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京韵大鼓(京韻大鼓)

拼音 jīng yùn dà gǔ

注音 ㄐㄧ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京韵大鼓 词语解释

解释

◎ 京韵大鼓 jīngyùn dàgǔ

[story-telling in Beijing dialect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中国曲艺的一种。流行于京、津等地。由木板大鼓与清音子弟书合流,并吸收戏曲、其它说唱艺术发展而成。唱腔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属板腔体结构。一人站唱,自操鼓、板司节奏,另以三弦、四胡伴奏。只有短段曲目

-----------------
国语辞典
京韵大鼓jīng yùn dà gǔㄐㄧㄥ ㄩㄣˋ ㄉㄚˋ ㄍㄨˇ
  1. 流行于我国河北、东北、华东地区的一种曲艺。以木板大鼓结合清音子弟书,并吸收平剧、梆子及其他说唱艺术等发展而成。起初多演唱长篇,后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唱腔主要有起板、平腔、快板等。一人演唱,自击鼓、板,以三弦、四胡、琵琶等为伴奏乐器。因自清代起流行于北平、天津二地,故也称为「京津大鼓」。

© 汉典

京韵大鼓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京韵大鼓

  •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靑牛句
      2. 靑紫
      3. 鲸鳄
      4. 惊惧
      5. 旌帷
      6. 惊魂失魄
      7. 嚼谷
      8. 昧谷
      9. 元谷
      10. 澈骨
      11. 率古
      12. 黏皮带骨
    相关词语
      1. 京镇
      2. 京津大鼓
      3. 京冢
      4. 京囷
      5. 京堂
      6. 京式大帽
      7. 王京
      8. 砥京
      9. 离京
      10. 仙京
      11. 纛章京
      12. 贵京
      13. 鼓作
      14. 鼓气
      15. 鼓倡
      16. 鼓缶
      17. 鼓劲
      18. 鼓柷
      19. 耳鼓
      20. 严鼓
      21. 花腔令鼓
      22. 重整旗鼓
      23. 路鼓
      24. 腊鼓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