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五銖錢(五铢钱)

拼音 wǔ zhū qián

注音 ㄨˇ ㄓㄨ ㄑㄧㄢˊ

五銖錢 词语解释

解释
  • 钱币名。
  • -----------------
    国语辞典
    五铢钱wǔ zhū qiánㄨˇ ㄓㄨ ㄑㄧㄢˊ
    1. 一种古代钱币。始铸于汉武帝,重五铢,上有篆体「五铢」两字,自汉迄隋,皆有冶铸,大小不一。《汉书.卷六.武帝纪》:「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唐.刘禹锡〈蜀先主庙〉诗:「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 汉典

    五銖錢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五铢钱

  • 五铢钱是中国古铜币名。钱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收归中央。中央政府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即由水衡都尉的属官 (钟官、辨铜、技巧三官) 负责铸钱。钟官负责铸造,辨铜负责审查铜的质量成色,技巧负责刻范。面文“五铢”二字的钱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 (公元前118年),重如其文,被称为五铢钱。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武裝工作隊
      2. 武才
      3. 武軍
      4. 武冠
      5. 舞絙
      6. 舞獸
      7. 上蕁
      8. 髡鉗
      9. 顧後瞻前
      10. 笔乾
      11. 提前
      12. 閉鉗
    相关词语
      1. 五誥
      2. 五洲
      3. 五光十色
      4. 五百年前是一家
      5. 五分
      6. 五雲
      7. 百五
      8. 遁五
      9. 攢三聚五
      10. 二不掛五
      11. 杜五
      12. 捱三顶五
      13. 錢清
      14. 錢監
      15. 錢會
      16. 錢碼子
      17. 錢袋
      18. 錢花花
      19. 到盆錢
      20. 軍錢
      21. 夜錢
      22. 領錢
      23. 不值一錢
      24. 墊背錢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