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中庸

拼音 zhōng yōng

注音 ㄓㄨㄥ ㄩㄥ

中庸 词语解释

解释

◎ 中庸 zhōngyōng

(1) [the golden mea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

(2)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见“四书”

(3) [mediare]∶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
国语辞典
中庸zhōng yōng ㄓㄨㄥ ㄩㄥ
  • 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礼记.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才德平凡,指一般常人。《文选.贾谊.过秦论》:「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 礼记篇名。相传为子思所作,阐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 流行语。中间很臃肿。如:「人到中年,身材也中庸起来。」

英语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one of the Four Books 四書|四书[Si4 shu1], golden mean (Confucianism)​, (literary)​ (of person)​ mediocre, ordinary

德语 Mäßigung (S)​, moderat (Adj)​

法语 Zhong Yong

© 汉典

中庸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中庸 (汉语词语)

  •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内文的写成约在战国末期至西汉之间,作者是谁尚无定论,一说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载于另一说是秦代或汉代的学者所作。宋朝的儒学家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

wikipedia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原是《小戴礼记》第三十一篇,作者不详,可能是由儒家学者在战国写成。宋朝学者对《中庸》非常推崇,而将其从《礼记》中抽出独立成书,朱熹则将其与《论语》、《孟子》、《大学》合编为《四书》。

《中庸》在字面上的解释即是“中道及常理”之意。而执中又当求「中和」,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时的平静情绪为「中」,表现出情绪之后经过调整而符合常理为「和」。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关联及学习的方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兄弟)、朋友之交)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而三字经云:「中不偏,庸不易。」

《中庸》提出,“天”赋予万物“性”。“性”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理”。按“理”而生活,完成天所赋予的使命,就是“道”。《中庸》指出道对于人来说是各有不同的。区别,调整各种不同的使命,使之成为大家都遵守的原则,被称为“修道”,即“教”。“性”、“道”、“教”之论指出了人被“天”赋予使命以及使命的重要性。这也是全篇的宗旨。强调「诚」的重要,诚即是《大学》中所述说的「诚意」。「诚」是人先天的本性,“明”是与“诚”相生的。由诚而达到明,再由明至于诚。「不诚无物」,至诚的人才能充分的发挥本性与感化人群,进而成为人们的最高典范。朱熹特将中庸重新编订,分成三十三章,称为中庸章句,大致是论述下列三重点:(1)首言道出于天,而道的本体备于己而不可离,遵此道而修是为教。(2)次言存养省察之要,重在戒慎恐惧以慎独。(3)终言天地育养万物,圣神功化之极的至高境界-无声无臭。《中庸》一文中多次引用孔子的言论及《诗经》的篇章以解释其理念。

四书五经|经部四书类|中国思想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钟镛
    2. 鐘鏞
    3. 鐘鏞
    4. 重用
    5. 忠勇
    6. 中勇
    7. 中用
    8. 重雍
    9. 锺夔
    10. 衆材
    11. 锺毓
    12. 忠愼
    13. 忠義
    14. 鍾鼓
    15. 厮佣
    16. 闭壅
    17. 沙壅
    18. 垣墉
    19. 柔癰
    20. 珠围翠拥
相关词语
    1. 中伙
    2. 中執法
    3. 中庭麥
    4. 中戶
    5. 中理
    6. 中适
    7. 蹈中
    8. 女中
    9. 允執厥中
    10. 唐中
    11. 說中
    12. 相中
    13. 庸眾
    14. 庸安
    15. 庸厮
    16. 庸作
    17. 庸卤
    18. 庸违
    19. 军庸
    20. 凡庸
    21. 采庸
    22. 马庸
    23. 貞庸
    24. 勳庸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