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中和节(中和節)

拼音 zhōng hé jié

注音 ㄓㄨㄥ ㄏㄜˊ ㄐㄧㄝ ˊ

中和节 词语解释

解释
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
-----------------
国语辞典
中和节zhōng hé jiéㄓㄨㄥ ㄏㄜˊ ㄐㄧㄝˊ
  1.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流行于华北地区,尤以北平为最。此节日乃由唐德宗下诏成立。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为太阳真君的生辰,民间习于是日相互赠送百谷、瓜果,并以「太阳鸠糕」祀日,祁求农作物丰收。见《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

© 汉典

中和节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中和节

  • 中和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是农历二月初二,不过当时的日期是在农历正月初一,随着历史的演化,改为二月初二。该节始于唐德宗李适贞元五年(789)。由于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又称春龙节、青龙节),所以中国民间常常将中和节与龙抬头混为一个节日。寓意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雨水天气也将增多。中和节起源于原始社会祭祀神灵的活动,在民间有祭春龙等习俗,饮食常以“龙”字命名。
  • 中和节,唐德宗时确立为“三令节”之一(与正月初九、三月上巳并称),节俗为食“太阳糕”(近似年糕),各家焚帛。2011年05月23日,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钟乳石
      2. 钟螺
      3. 忠鲠
      4. 锺祥
      5. 钟摆
      6. 锺龙
      7. 睫睫
      8. 谨洁
      9. 按诘
      10. 摩诘
      11. 清捷
      12. 闭结
    相关词语
      1. 中央社
      2. 中筵
      3. 中国象棋
      4. 中书格
      5. 中夜
      6. 中卒
      7. 楡中
      8. 乐在其中
      9. 弸中
      10. 内中
      11. 得中
      12. 叶中
      13. 节时
      14. 节制资本
      15. 节间
      16. 节奏感
      17. 节録
      18. 节召
      19. 散节
      20. 菖蒲节
      21. 戒节
      22. 藕节
      23. 桃李节
      24. 俭节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