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不識廬山眞面目(不识庐山真面目)

拼音 bú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不識廬山眞面目 词语解释

国语辞典
不识庐山真面目bù shì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ㄅㄨˋ ㄕˋ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
  1. 无法认识庐山的全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常用此语来比喻人因陷于事物环境中,以致只见局部,不能知道事物的全面。如:「在这紫禁城中,东逛西逛,也只能欣赏一隅,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啊!」也可引喻对刻意遮掩的事物难窥究竟。如:「到底谁是天字第一号?不识庐山真面目。」

© 汉典

不識廬山眞面目 成语解释

【解释】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 ◎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不识事物的本质

© 汉典

不識廬山眞面目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不识庐山真面目 (成语)

  • 成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形容由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尚不全面,故不识事物其真正本质;微画雕《不识庐山真面目》取苏轼《题西林壁》诗意,用图像化方式来刻画出从正面、侧面;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所以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不識廬山真面目
      2. 醭苔
      3. 孝慕
      4. 瓔珞木
      5. 競慕
      6. 盜墓
      7. 頭牟
      8. 鹽膚木
    相关词语
      1. 不滅
      2. 不入調
      3. 不燼木
      4. 不見
      5. 不即不離
      6. 不逞
      7. 十不
      8. 無不
      9. 怕不
      10. 然不
      11. 可不
      12. 鄂不
      13. 目光所及
      14. 目耗
      15. 目下有臥蠶
      16. 目刻
      17. 目成心許
      18. 目錄
      19. 貴而賤目
      20. 鳶肩豺目
      21. 瞋目
      22. 令人注目
      23. 暉目
      24. 瞞人眼目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