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三都赋(三都賦)

拼音 sān dōu fù

注音 ㄙㄢ ㄉㄡ ㄈㄨˋ

三都赋 词语解释

解释
  • 晋·左思作。构思十年始成,豪贵之家竞相传抄,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左思传》。后因以“三都赋”指广为流传的名篇。
  • -----------------
    国语辞典
    三都赋sān dū fùㄙㄢ ㄉㄨ ㄈㄨˋ
    1. 文章名。晋左思撰,分为〈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叙述三国时蜀都益州、吴都建业、魏都邺三地的形势、物产等情况。

    © 汉典

    三都赋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都赋 (左思古文)

  •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予以高度评价,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今人傅璇琮考证,《三都赋》成于太康元年(280年)灭吴之前。姜亮夫认为《三都赋》作于291年。白居易《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见寄》:“一缄疏入掩谷永,三都赋成排左思。”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就是因为当时人们竞相抄写三都赋的内容,而造成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的情形。陆机原本打算写《三都赋》,因为左思已经写的很好了,就放弃这个念头。
  • 王鸣盛说:“左思于西晋初吴、蜀始平之后,作《三都赋》,抑吴都、蜀都而申魏都,以晋承魏统耳”。《文选·三都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一段文字,云:“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作斯赋,以辨众惑。”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毵娑
      2. 毵毵
      3. 毵珊
      4. 参参
      5. 大傅
      6. 罕父
      7. 东王父
      8. 陿腹
      9. 蝉腹
      10. 捐复
    相关词语
      1. 三五之隆
      2. 三豕涉河
      3. 三薰三沐
      4. 三隧
      5. 三朔
      6. 三谢
      7. 路易十三
      8. 接二连三
      9. 重三
      10. 隔二偏三
      11. 朱三
      12. 搞七捻三
      13. 赋情
      14. 赋贡
      15. 赋宪
      16. 赋币
      17. 赋给
      18. 赋额
      19. 经赋
      20. 骈赋
      21. 俳赋
      22. 轻繇薄赋
      23. 才赋
      24. 义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