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三山五嶽(三山五岳)

拼音 sān shān wǔ yuè

注音 ㄙㄢ ㄕㄢ ㄨˇ ㄩㄝˋ

三山五嶽 词语解释

解释
  • 泛指名山。
  • 泛指群山。
  • 泛指各地。
© 汉典

三山五嶽 成语解释

三山五岳

【解释】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出处】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昨於山人李白处,见吾子移白,责仆以多奇,叱仆以特秀,而盛谈三山五岳之美,谓仆小山无名无德而称焉。” 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

【示例】~的好汉们各引着同宗同派,摆开了阵势,拚一个你死我活。 ◎茅盾《我们这文坛》

© 汉典

三山五嶽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山五岳

三山五岳,汉语成语,泛指华夏大地各名山。

三山,有三种说法:(1)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盘古开天辟地、共工怒触不周山)、昆仑山脉(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脉(西王母娘居庭、女娲炼石补天);(2)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3)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五岳遍布华夏大地,或绵延千里,或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格外险峻。其中三山是华夏远古传说之地;五岳是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三山五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与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wikipedia

三山五岳分别指中国内的名山。「三山」一般指传说中的三神山:蓬莱、瀛洲、方丈,五岳则是泰山、恒山、华山、嵩山和衡山。

三山五岳一词出于清朝人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所写的《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现在三山五岳,可泛指在中国的众多名山、群山或各地。

三山


不同于五岳,三山五岳中的三山,一般为泛指中内的名山。三山、三神山具体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传说是神仙居住之地,令古人神往。相传山上有长生不死之药,宫殿皆用黄金白银建造:「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结果徐巿没有找到三神山,也没有得长生药。据晋朝的王嘉在《拾遗记·高辛》中记载:「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由此可知,「三山」指的是:方壶(方丈)、蓬壶(蓬莱)和瀛壶(瀛洲),但只是传说,未必实际存在。

另有人以中华历史文化和地理疆域闻名的天山、昆仑山、长白山为三山,或者道教中三大符法名山即龙虎山、合山、茅山为三山。也有一种说法是将庐山、雁荡山、黄山这三座旅游名山并列为三山,但来源已不可考。

五岳


三山五岳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虽然五岳不是中国最高的山,但由于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修行和到访,留下遗迹,大大增添了五岳之名声。

五岳始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东汉的郑玄对此注释说:「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西汉时期的东方朔在其《封泰山》一文中说:「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由此看来,确定泰山(东岳)、恒山(北岳)、华山(西岳)、嵩山(中岳)和衡山(南岳)、为五岳,可能早在《周礼》成书的春秋或战国时期,最晚在东方朔的西汉时期。

历史上的北岳恒山,原指今天的河北大茂山,清朝顺治年间才改为山西恒山。南岳原指湖南衡山,汉朝时曾改为安徽的天柱山,至隋文帝时重新恢复为湖南衡山。

古代中国一些地方割据政权,也曾封过五岳,例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孙皓封离县(现于江苏宜兴县)为中岳,又封其南的荆南山为南岳。五代十国时期,闽帝王延钧封霍童山(现于福建宁德县)为东岳,高盖山(现于永泰县)为西岳。唐朝时,南诏则称云南境内的苍山(中岳)、乌蒙山(东岳)、无量山(南岳)、高黎贡山(西岳)和玉龙山(北岳)。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鬖髿
    2. 毿娑
    3. 參參
    4. 毿珊
    5. 毿毿
    6. 鬖鬖
    7. 招悅
    8. 霄月
    9. 累月
    10. 壺天日月
    11. 絻鉞
    12. 邦汋
相关词语
    1. 三八作風
    2. 三學士
    3. 三日打魚,兩日晒網
    4. 三衢
    5. 三炎
    6. 三親六眷
    7. 鼎足而三
    8. 洗三
    9. 接二連三
    10. 告個么二三
    11. 再三
    12. 搞七念三
    13. 嶽嶽
    14. 嶽母
    15. 嶽父
    16. 嶽牧
    17. 嶽祇
    18. 嶽鄙
    19. 淵嶽
    20. 吳嶽
    21. 鷲嶽
    22. 機嶽
    23. 嶠嶽
    24. 移嶽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