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三十六郡

拼音 sān shí liù jùn

注音 ㄙㄢ ㄕˊ ㄌㄧㄨˋ ㄐㄩㄣˋ

三十六郡 词语解释

解释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 © 汉典

    三十六郡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十六郡

  •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时六国并悉于秦,天下一统。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三十六郡。
  • 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四十六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取代了周朝的封建制(分封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參參
      2. 毿毿
      3. 毵毵
      4. 毿珊
      5. 毿娑
      6. 鬖髿
      7. 按图索骏
      8. 得俊
      9. 贞峻
      10. 深峻
      11. 獵俊
      12. 峭雋
    相关词语
      1. 三燕
      2. 三常
      3. 三臡
      4. 三元及第
      5. 三甫
      6. 三品鸟
      7. 猪头三
      8. 举一明三
      9. 封三
      10. 复三
      11. 第三
      12. 接二连三
      13. 郡閣
      14. 郡廳
      15. 郡博士
      16. 郡旄
      17. 郡邸獄
      18. 郡厲
      19. 赌郡
      20. 僻郡
      21. 蜀郡
      22. 巴陵郡
      23. 鄕郡
      24. 作郡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