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三分鼎足

拼音 sān fēn dǐng zú

注音 ㄙㄢ ㄈㄣ ㄉㄧㄥˇ ㄗㄨˊ

三分鼎足 词语解释

解释

◎ 三分鼎足 sānfēn-dǐngzú

[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形容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

-----------------
国语辞典
三分鼎足sān fēn dǐng zúㄙㄢ ㄈㄣ ㄉㄧㄥˇ ㄗㄨˊ
  1. 比喻三方势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参见「鼎足而立」条。《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三分鼎足已定,曹操占了中原,孙仲谋占了江东,刘玄德占了西蜀。」近三足鼎立

© 汉典

三分鼎足 成语解释

三分鼎足

【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 汉典

三分鼎足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分鼎足

  • 【典故】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 【释义】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近义词】三分鼎立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毵娑
      2. 毿毿
      3. 毿珊
      4. 鬖鬖
      5. 鬖髿
      6. 参参
      7. 邊卒
      8. 突厥語族
      9. 鄂倫春族
      10. 火腿族
      11. 河清卒
      12. 四大家族
    相关词语
      1. 三千客
      2. 三世執戟
      3. 三角髻
      4. 三精
      5. 三肘
      6. 三個臭皮匠,當個諸葛亮
      7. 七五三
      8. 举一反三
      9. 至再至三
      10. 不壹而三
      11. 拿三道三
      12. 封三
      13. 足纹
      14. 足印
      15. 足趾
      16. 足恭
      17. 足陌钱
      18. 足部
      19. 圆足
      20. 椎心顿足
      21. 地足
      22. 魚腸雁足
      23. 損有餘補不足
      24. 策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