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三不主义(三不主義)

拼音 sān bù zhǔ yì

注音 ㄙㄢ ㄅㄨˋ ㄓㄨˇ ㄧˋ

三不主义 词语解释

解释
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辫子。
© 汉典

三不主义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不主义

  • “三不主义”是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关于理论工作和文艺工作应贯彻的重要方针之一,这一方针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邓小平指出:“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这些都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69页)“三不主义”方针的提出,为理论宣传和文艺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显示出理论研究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权利,受到党和国家应有的重视。后来,邓小平又把它引申为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一个原则。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三不主义”方针的提出和实行,对恢复和发展党的民主传统,起了指导性的作用。从邓小平提出这一方针以来,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广大群众思想活跃,畅所欲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毵毵
      2. 毵珊
      3. 参参
      4. 毵娑
      5. 陈挹
      6. 芜翳
      7. 焚逸
      8. 系意
      9. 呜唈
      10. 屑意
    相关词语
      1. 三母
      2. 三花马
      3. 三考
      4. 三车客
      5. 三番两次
      6. 三茅君
      7. 参三
      8. 红头阿三
      9. 接三
      10. 伊凡第三
      11. 拿三道三
      12. 咸五登三
      13. 义训
      14. 义结金兰
      15. 义气
      16. 义不反顾
      17. 义故
      18. 义槥
      19. 论义
      20. 秋收起义
      21. 乐善好义
      22. 恩义
      23. 明公正义
      24. 志义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