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dīng

zhēng

ㄉㄧㄥ

ㄓㄥ

部首 一

部外 1

总笔画 2

𠆤 釘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E01

单一结构

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sgh

mn

ai

10200

拼音 dīng zhēng

注音 ㄉㄧㄥ ㄓㄥ

部首 一 部外 1总笔画 2

基本区 4E01笔顺 12

常 通 标

丁 基本解释

● 丁

dīng ㄉㄧㄥˉ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是~,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

● 丁

zhēng ㄓㄥˉ


  1. 〔~~〕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英语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德语 Nagel, Familienname, Einzeln (S)

法语 quatrième des 10 troncs célestes,quatrième,robuste,adulte mâle,aiguillon,clou,aliments en petits dés,car. cycl.,(nom de famille)​

【漢典】

丁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丁 dīng

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nail]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3) 小的立方体 [wad;small cubes of meat or vegetable](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4)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the four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5)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man]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6) 家庭人口 [member of a family]。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7)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person engaged in a certain occupation]。如 :园丁;家丁;庖丁

词性变化


◎ 丁 dīng

形

(1) 壮盛;强壮 [strong]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2) 序数第四 [fourth]。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 丁 dīng

动

(1) 当;遭逢 [fall upon]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常用词组


丁坝丁册丁丑丁村人丁当丁当长鸣丁点儿丁冬丁对丁亥丁口丁零丁零当啷丁卯丁年丁宁丁是丁,卯是卯丁税丁未丁香丁徭丁忧丁壮丁字步丁字尺丁字镐丁字街丁字梁

 

基本词义


◎ 丁 zhēng

另见dīng

常用词组


丁丁
【漢典】

丁 國語辭典

丁ㄉㄧㄥdīng
名
  1. 天干的第四位。

  2. 排列次序的等第。在甲、乙、丙之後,表示第四級,或較差的等級。

  3. 成年男子。如:「壯丁」、「男丁」、「單丁」。

  4. 人、人口。如:「添丁」、「幫丁」、「人丁單薄」。《南史·卷三三·何承天傳 》 :「計丁課仗,勿使有闕。」

  5. 僕役,或指從事某些勞動或職業的人。如:「園丁」、「庖丁」、「家丁」。

  6.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補丁」、「將小黃瓜切丁。」

  7. 姓。如漢代有丁令威,清代有丁汝昌。

動
  1. 當、遭逢。如:「丁憂」、「丁外艱」、「丁內艱」。

形
  1. 壯盛的。如:「丁年」。

  2. 極少的、極小的。如:「他的身子還很硬朗,一丁點兒毛病都沒有。」

丁ㄓㄥzhēng
  1. 參見「丁丁 」條。

【漢典】
【子集上】【一】 丁·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丁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 丁·康熙筆画:2 ·部外筆画:1

〔古文〕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經切,音玎。十幹名。【說文】夏時萬物皆丁實。丁承丙,象人心。【六書正譌】丁,蠆尾也,象形。凡造物必以金木爲丁附著之,因聲借爲丙丁字。【爾雅·釋天】太歲在丁曰彊圉,月在丁曰圉。【禮·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樂正習舞釋菜。

又【唐書·禮樂志】仲春,仲秋,釋奠於文宣王,皆以上丁。

又五丁,力士。【蜀記】秦惠王欲伐蜀,造石牛,置金其後。蜀人使五丁力士拖石成道,秦遂伐蜀。【杜甫詩】論功超五丁。

又六丁,神名。【道書】陽官六甲,隂官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

又【爾雅·釋詁】丁,當也。【註】相當値。【詩·大雅】寧丁我躬。

又民丁。【唐書·食貨志】租庸調之法,以人丁爲本。

又授田十畝,歲輸粟二斛,謂之租丁。

又【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杜甫詩】畦丁負籠至。【宋史·高宗紀】團敎峒丁槍杖手。【又】罷廉州貢珠,縱蛋丁自便。【何異傳】募山丁,捕首亂者。【唐璘傳】團結漁業茶鹽舟夫蘆丁,悉備燎舟之具。【元史·博爾忽傳】畬丁溪子。【橘錄】金橘高不及尺許,結實繁多。園丁種之,以鬻於市。

又零丁,或作伶仃,失志貌。【晉書·李密傳】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又彼此相屬曰丁寧。【後漢·郞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俗作叮嚀。

又丁寧,鉦也。【左傳·宣四年】楚伯棼射王,汰輈及鼔跗,著於丁寧。

又丁東,聲也。凡玉珮鐵馬聲皆曰丁當。當東二音古通。

又丁水。【水經注】泗水又東南流,丁溪水注之。

又【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註】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

又丁子,科斗也。初生如丁有尾。【莊子·天下篇】丁子有尾。

又肉丁,瘡名。【物類相感賦】身上生肉丁,芝蔴花擦之。

又烏丁,茶名。見【本草】。

又吉丁,蟲名。【本草註】甲蟲也。背正綠,有翅,在甲下,出嶺南賓澄諸州,人取帶之,令人喜好相愛。

又【貫休詩】蕨苞玉粉生香壟,菌蔟紅丁出靜槎。【陸游詩】滿貯醇醪漬黃甲,密封小甕餉紅丁。皆詩人象形借用也。

又姓。本姜姓,齊太公子伋爲丁公,因以命氏。

又【逸書諡法】述義不克曰丁。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中莖切,音朾。【詩·小雅】伐木丁丁。【註】伐木聲相應也。

又【韻會小補】叶都陽切,音當。【韓愈·贈張籍詩】相見不復期,零落甘所丁。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 【正字通】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按續世說一丁作一个,因篆文个與丁相似。傳寫譌作丁。

【漢典】
【卷十四】【丁】

丁 《说文解字》

【卷十四】【丁】
《說文解字》

夏時萬物皆丁實。象形。丁承丙,象人心。凡丁之屬皆从丁。當經切文一

《說文解字注》

(丁)夏時萬物皆丁實。丁實,小徐本作丁壯成實。律書曰:丁者,言萬物之丁壯也。律曆志曰:大盛於丁。鄭注月令曰:時萬物皆強大。象形。當經切。十一部。丁承丙,象人心。冡大一經。凡丁之屬皆从丁。

【漢典】

丁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iŋ˥; tʂəŋ˥ 唐代读音 *deng deng日语读音 HINOTO ATARU YOBORO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 정越南语 đinh

客家话 [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粤语 ding1 zaang1 zang1潮州话 dêng1 zêng1(teng cheng)

近代音 端母 庚青韻 平聲陰 丁小空;中古音 知母 耕韻 平聲 朾小韻 中莖切 二等 開口;端母 青韻 平聲 丁小韻 當經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青部 ;端母 青部 ;王力系统:端母 耕部 ;端母 耕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丁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丁」 甲630合32640 「丁」 嬰父丁鼎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1592 「丁」 包2.12 「丁」 說文‧丁部 「丁」 睡.日乙33     「丁」
「丁」 甲2329合20646 「丁」 冉且丁尊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5600 「丁」 包2.4          
「丁」 甲2904合20354 「丁」 作冊大方鼎西周早期集成2759 「丁」 包2.12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𠆤
釘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奵(ding1)
    2. 耵(ding1)
    3. 㐉(ding1)
    4. 盯(ding1)
    5. 酊(ding1)
    6. 帄(ding1)
    7. 疔(ding1)
    8. 町(ding1)
    9. 叮(ding1)
    10. 靪(ding1)
    11. 䦺(ding1)
    12. 钉(ding1)
    13. 凧(zheng1)
    14. 錚(zheng1)
    15. 脀(zheng1)
    16. 狰(zheng1)
    17. 铮(zheng1)
    18. 烝(zheng1)
    19. 糽(zheng1)
    20. 争(zheng1)
    21. 崢(zheng1)
    22. 埥(zheng1)
    23. 𠄙(zheng1)
    24. 姃(zheng1)
同部首
    1. 𠀕
    2. 並
    3. 𠀄
    4. 𠀬
    5. 𠁠
    6. 丗
    7. 㐁
    8. 𠁈
    9. 三
    10. 丏
    11. 𠀯
    12. 与
同笔画
    1. 𠄠
    2. 力
    3. 了
    4. 入
    5. 乂
    6. 𠀂
    7. 卩
    8. 又
    9. 亠
    10. 𠂊
    11. 匕
    12. 𠃏
初中古诗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 《陋室铭》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