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一國三公(一国三公)

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 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一國三公 词语解释

解释
  • 一国之中有三个主公。比喻令出多门,事权不一。
  • -----------------
    国语辞典
    一国三公yī guó sān gōngㄧ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1. 春秋时晋献公命士?为重耳和夷吾筑城,士?敬守君命,但为免除后患,只得草率完工,赋诗:「孤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后比喻政令出于多门,事权不统一,使人无所适从。唐.刘子元〈上萧至忠论史书〉:「十羊九牧,其命难行,一国三公,适从安在?」

    © 汉典

    一國三公 成语解释

    【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示例】武夫当道势汹汹,~谁适从。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汉典

    一國三公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一国三公

  • 一国三公:一个国家有三个有杈势的公侯-主持政事的人,我听从谁?泛指事权不统一。也比喻发号施令的人太多,让人无以适从。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衣香髻影
      2. 依草附木
      3. 依舊
      4. 依賴性
      5. 伊朗高原
      6. 揖盜開門
      7. 伶工
      8. 銘功
      9. 黎弓
      10. 宗工
      11. 殊功
      12. 難竟全功
    相关词语
      1. 一暴十寒
      2. 一尋一個着
      3. 一屯
      4. 一扎腳兒
      5. 一門同氣
      6. 一服
      7. 譭譽不一
      8. 念一
      9. 協一
      10. 三七二十一
      11. 耕三餘一
      12. 合兩為一
      13. 公電
      14. 公寸
      15. 公勤
      16. 公坐
      17. 公定價格
      18. 公估局
      19. 王公
      20. 壺公
      21. 太常公
      22. 曲子相公
      23. 崖公
      24. 相公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