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áng

mĭ

ㄧㄤˊ

ㄇㄧˇ

部首 虫

部外 7

总笔画 13

蛘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A U+45B9

左右结构

25121421211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jgjf|jhgf

litq

iiae

51150

拼音 yáng mĭ

注音 ㄧㄤˊ ㄇㄧˇ

部首 虫 部外 7总笔画 13

扩展A 45B9笔顺 2512142121112

䖹 基本解释

●䖹

yáng 〡ㄤˊ 又 mĭ ㄇ〡ˇ 《廣韻》綿婢切,上紙明。陽部。


  1. 米象。后作“蛘”。象鼻虫科。吃米、稻、麦和高粱等粮食,是粮仓中的害虫。《爾雅•釋蟲》:“蛄䗐,强䖹。”现代生物学泛指象鼻虫科昆虫。如:松䖹;栗䖹;果䖹。

英语 (interchangeable 蛘) weevil

【漢典】
【申集中】【虫】 䖹·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䖹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 䖹·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余兩切【集韻】以兩切,𠀤音養。【說文】搔䖹也。

又【揚子·方言】蚍蜉,燕謂之蛾䖹、螳螂。或謂之䖹䖹。

又【廣韻】綿婢切,音渳。【爾雅·釋蟲】蛄䗐强䖹。【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郭註】米中小黑甲蟲也。建平人呼芉子。音芉。芉卽姓也。 【正字通】云䖹字有平、上二音。○按字書䖹字有余兩、綿婢二切,皆係上聲,無平聲。

 

【漢典】
【卷十三】【虫】

↳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䖹”字头,请参考“蛘”字:)
【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搔蛘也。从虫羊聲。余兩切

《說文解字注》

(蛘)騷蛘也。騷各本作搔。今正。疥字下曰:騷也。今亦作搔。搔,𠜜也。非其意。唐人所引作瘙。瘙見号韵,乃俗字,許所無。依義當作騷。騷,騷𢹎也。毛云動也。騷痒者,擾動於肌膚閒也。玄應引禮記蛘不敢搔。俗多用痒癢養字,葢非也。蛘从虫者,往往有蟲濳於膜。故疥字亦或作𧎁,作蚧。从虫⺸聲。余㒳切。十部。

【漢典】

䖹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蛘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揚(yang2)
    2. 㦹(yang2)
    3. 垟(yang2)
    4. 羏(yang2)
    5. 瘍(yang2)
    6. 眻(yang2)
    7. 疡(yang2)
    8. 杨(yang2)
    9. 崵(yang2)
    10. 䬗(yang2)
    11. 炀(yang2)
    12. 鰑(yang2)
    13. 銤(mi3)
    14. 蔝(mi3)
    15. 䭧(mi3)
    16. 濔(mi3)
    17. 弭(mi3)
    18. 葞(mi3)
    19. 脒(mi3)
    20. 䋛(mi3)
    21. 羋(mi3)
    22. 㝥(mi3)
    23. 㰽(mi3)
    24. 孊(mi3)
同部首
    1. 蟣
    2. 蠫
    3. 螳
    4. 蟌
    5. 蛎
    6. 蠍
    7. 蠊
    8. 䗙
    9. 蠰
    10. 䗞
    11. 螔
    12. 蚳
同笔画
    1. 搾
    2. 楝
    3. 睰
    4. 頍
    5. 誔
    6. 煄
    7. 鉍
    8. 傺
    9. 䪞
    10. 摑
    11. 署
    12. 戤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